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大单元视角下下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雷 婷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油竹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提出和深入,明确指出针对小学学生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育工作经验,首先,针对大单元主题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展开论述;随后,分析了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整体教学的现存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 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
一、大单元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性质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基本特性。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在备课阶段整合课程内容时,会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教材内容,把握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关联性与整体性。“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特征让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仅关注于教材知识的梳理与教授,而且放眼于教材中的人文价值与育人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整体性特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孤立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更容易帮助学生构建全面完整的英语思维体系,提高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深化英语学科素养。
(二)工具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到了中学乃至于大学,在英语方面仍然存在着只会做题、不会运用的情况,这有悖于英语教学的初衷。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哑巴英语”的做题家,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运用。而“大单元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则可以有力地改变这一现状。“大单元教学策略”把握了英语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将孤立的英语知识连结在一起,通过这种联系教师将语言知识及语言功能巧妙地融入在课堂中,让学生会学、会用、会记,从而强化了英语的实用性与工具性。
(三)人文性
想要彻底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先把握住这门语言的文化内核,只有理解了一种文化,才能理解这种文化相对应的语言,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轻视英语学习的人文性,只讲知识,而忽略了知识背后的文化。而“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则有利于教师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化。
二、大单元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
(一)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内容往往以课时、模块为单位进行划分,缺乏联系性,导致学生经常会出现“看起来学会了,但实际上不会运用”的情况。而“大单元教学”则改变了这一现状,将英语课程中的话题内容、语法知识、句型句式、词汇掌握、写作提升等教学重点串联在一起,使其相辅相成,相互渗透,让英语学习摆脱“框架结构”,更具有灵活性与实践意义。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统一性。按照统一的课程顺序进行教学活动,而“大单元教学”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约定俗成”的现状,更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大单元教学”策略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与二次整合,因此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强调重点,强化难点。同时,“大单元教学”策略有助于让学生在更真实、完整的语境下进行英语学习,“大单元教学”策略将英语学习的知识要点巧妙整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感受、理解英语语言。最后,“大单元教学策略”将听、说、读、写的内容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更得体地运用英语。
(二)利于课时任务的优化与均衡
“大单元教学”强调整体性,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将放眼于“大单元教学”内容,而不是将目光局限于孤立的一个课时或一个知识点,因此,想要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教师把握整体,对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明确、全面、具体的把握。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读理解整个“大单元”的内容,统筹其中的话题、语言功能、重点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等主要内容,并根据不同内容的重点与特点进行综合设计,保证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均等,不会出现课时脱节、知识断层的情况,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课时任务的优化与均衡。
三、大单元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整理教材内容,梳理思维导图
想要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把握,明确每一课时、每一单元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课程设计时将每一单元的侧重点梳理清楚,有利于教师后续的统筹规划工作。基于此,教师可以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方向,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握教材,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而且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教学规划。
(二)重组教材内容,实现“化零为整”
教材的内容常常以单元的形式出现,这就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独立的,无法相互联结、灵活运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单元整体教学”就需要重组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与整合,将同一类型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促进其相互补充说明,帮助学生发现单元与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辅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
(三)确定单元大小概念,规划单元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在注重知识之间的整体性与关联性的同时,不能忽略每一个小单元的“个体性”,应在教学中确定单元大小概念,从而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规划,确保在完成大单元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小单元目标,保证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和深入性。
大单元教学目标应围绕着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这四方面综合发展,但是在大单元设计时也要注重每一单元的教学目的,从语言知识与价值观念的角度入手,进行“因地制宜”,将小单元的教学目标融入进大单元的教学中。
综上所述,基于大单元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具有整体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此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一新颖的教学策略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和均衡课时任务的优势。最后,教师要通过整理教材内容、构建思维导图,重组教材内容,实现“化零为整”以及确定单元大小概念,規划单元教学目标的方式将这一教学策略的效果在实践中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思考分析.[J],魅力中国.2012.
【关键词】 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
一、大单元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性质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基本特性。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在备课阶段整合课程内容时,会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教材内容,把握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关联性与整体性。“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特征让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仅关注于教材知识的梳理与教授,而且放眼于教材中的人文价值与育人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整体性特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孤立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更容易帮助学生构建全面完整的英语思维体系,提高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深化英语学科素养。
(二)工具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到了中学乃至于大学,在英语方面仍然存在着只会做题、不会运用的情况,这有悖于英语教学的初衷。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哑巴英语”的做题家,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运用。而“大单元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则可以有力地改变这一现状。“大单元教学策略”把握了英语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将孤立的英语知识连结在一起,通过这种联系教师将语言知识及语言功能巧妙地融入在课堂中,让学生会学、会用、会记,从而强化了英语的实用性与工具性。
(三)人文性
想要彻底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先把握住这门语言的文化内核,只有理解了一种文化,才能理解这种文化相对应的语言,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轻视英语学习的人文性,只讲知识,而忽略了知识背后的文化。而“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则有利于教师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化。
二、大单元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
(一)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内容往往以课时、模块为单位进行划分,缺乏联系性,导致学生经常会出现“看起来学会了,但实际上不会运用”的情况。而“大单元教学”则改变了这一现状,将英语课程中的话题内容、语法知识、句型句式、词汇掌握、写作提升等教学重点串联在一起,使其相辅相成,相互渗透,让英语学习摆脱“框架结构”,更具有灵活性与实践意义。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统一性。按照统一的课程顺序进行教学活动,而“大单元教学”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约定俗成”的现状,更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大单元教学”策略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与二次整合,因此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强调重点,强化难点。同时,“大单元教学”策略有助于让学生在更真实、完整的语境下进行英语学习,“大单元教学”策略将英语学习的知识要点巧妙整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感受、理解英语语言。最后,“大单元教学策略”将听、说、读、写的内容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更得体地运用英语。
(二)利于课时任务的优化与均衡
“大单元教学”强调整体性,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将放眼于“大单元教学”内容,而不是将目光局限于孤立的一个课时或一个知识点,因此,想要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教师把握整体,对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明确、全面、具体的把握。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读理解整个“大单元”的内容,统筹其中的话题、语言功能、重点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等主要内容,并根据不同内容的重点与特点进行综合设计,保证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均等,不会出现课时脱节、知识断层的情况,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课时任务的优化与均衡。
三、大单元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整理教材内容,梳理思维导图
想要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把握,明确每一课时、每一单元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课程设计时将每一单元的侧重点梳理清楚,有利于教师后续的统筹规划工作。基于此,教师可以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方向,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握教材,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而且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教学规划。
(二)重组教材内容,实现“化零为整”
教材的内容常常以单元的形式出现,这就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独立的,无法相互联结、灵活运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单元整体教学”就需要重组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与整合,将同一类型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促进其相互补充说明,帮助学生发现单元与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辅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
(三)确定单元大小概念,规划单元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在注重知识之间的整体性与关联性的同时,不能忽略每一个小单元的“个体性”,应在教学中确定单元大小概念,从而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规划,确保在完成大单元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小单元目标,保证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和深入性。
大单元教学目标应围绕着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这四方面综合发展,但是在大单元设计时也要注重每一单元的教学目的,从语言知识与价值观念的角度入手,进行“因地制宜”,将小单元的教学目标融入进大单元的教学中。
综上所述,基于大单元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具有整体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此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一新颖的教学策略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和均衡课时任务的优势。最后,教师要通过整理教材内容、构建思维导图,重组教材内容,实现“化零为整”以及确定单元大小概念,規划单元教学目标的方式将这一教学策略的效果在实践中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思考分析.[J],魅力中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