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有效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王海洪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英语新课程改革正在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初中英语作业正面临巨大挑战,急需做出相应的改革。这就要求英语作业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在作业目的、内容上因人而异;形式上多样化,多采用欣赏、鼓励性评语,促进师生情感的互动。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尝试各种新型有效的作业、新鲜的方法,能让他们在不断体验英语学习成功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 因素;学困生;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个学校和老师都共同关心的问题,家长会因为自己孩子列为学困生的行列里而隐隐不安。家长们担心的不仅仅只是孩子们学习成绩的问题,还有孩子们对于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所以,老师和家长们务必强强联手,使孩子们不仅对学习充满信心,更多的是能承担起社会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因素
  (一)掌握的词汇量太少。学过的单词没有及时的复习与巩固,导致部分学生进行不断学习时因为词汇量的缺乏会越来越吃力。词汇量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也会成为爱学英语的资本。反之,由于词汇量的不足,会导致部分学生听不懂老师讲课,而失去学习英语的自信与动力。
  (二)分层教学没能有效落实。分层教学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然而分层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分层,按照普遍的来讲,学校首先会用学生的成绩来评判分层的意义。这样一来,学困生会因为不被重视而导致上课更加不专心,更加不热爱学习,使学生们在生活上也会失去原有的憧憬与向往。
  (三)社会和家庭的不同因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不够重视,孩子们自身自控力的欠缺,又加之学生的英语知识比较薄弱,同时也没有良好的教学基础与条件。久而久之,学生们会出现对于学习的厌倦,甚至厌学。然而这种情况将会给初中英语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良好的经济基础,能够为学习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因此,学校应尽其所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克服由于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提高学困生英语水平的策略
  (一)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学困生。作为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尤其是学困生。所以,老师们要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让学困生对老师充满希望,从而在学习上重拾信心。对于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在提高他们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多与他们感情沟通,使他们从自卑的阴影里逃脱出来,也要帮助学困生发掘自己的潜能,使他们重新充满自信。初中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采取柔和的态度,尽量以引导的方式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深入的交流,在课外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劝导,并寻找其抗拒学习心理的根源,采取对应措施,并因材施教。
  (二)鼓励参与,进行不同方式的辅导。很多教师会因为学生们的成绩而对他们另眼相看,使他们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增加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厌恶学习,甚至自闭。所以,老师一定要杜绝这种事情发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更是要找对方法,对症下药。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使他们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家庭里,同学们相互激励,共同学习。从而会使每个学生更加热爱这个地方乃至学习。良好的鼓励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文环境支持,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语言鼓励,也可以用眼神、肢体动作进行鼓励,总之要符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
  (三)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知识底子本身就薄弱,他们也没有体验过学习好是何等感受,而后他们还是会一如既往,觉着还没有任何压力的在学校浪费青春。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与学生们多进行感情沟通,找出学困生学习吃力或不喜欢学习的原因,从而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空闲时间为学困生辅导作业,根据他们理解问题的程度来对症下药。使他们相信老师、相信社会,从而更加相信自己。每一次评定成绩的时候,不一定只专以学习成绩为准,还要参考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秀度来做总体评判标准,使学困生能感受到学习努力的乐趣,为学困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教学环境。例如,有的学生爱好运动,教师就可以向其介绍运动相关的英语,并以其为中心进行发散式的教学。如“basketball”“swimming”等,就可以延伸为户外运动对话,并让有该方面爱好的学生进行对话模拟,从而实现教学面积的扩展,并且使学生有了较高的兴趣。
  三、激化作业评价,及时肯定,营造学困生有效评价的环境
  渴望得到积极肯定的评价而获得自尊是普遍的心理需要。及时采用鼓励性评价,能有力促进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成效。但在课堂上,几乎是学优生的舞台,学困生很难有受到表扬的机会。对于学困生,他们更渴求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天天见面的作业了。教师课后批改作业时,同时记下哪些学生哪些方面是有特色的、有创新的、有进步的,并在第二天课前进行点名表扬,能有效促进学困生学习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作业的竞争感,及时肯定,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还可以这样做:比如,布置背诵时,我要求学生在课文相应的地方登记自己背得最快的地方,当堂抽查或互查检验成果。为了争取更好的表现,学困生课后花的心思多了,熟悉的程度也相应提高了。在小组之间,个体之间或自己和自己的小竞赛中,课后的努力得到了掌声和赞许的回报次数多起来,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困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这不光有利于提高学困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保证完成作业的质量,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环境,这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枯燥单一的作业容易令学生厌烦,但单纯强调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而忽视作业的最终目的也无甚裨益。作业的布置与设计,应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哪一种尝试,都应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发展为出发点。在此前提下,如何灵活地处理作业,使其成为学困生学习的乐趣之一,是很值得我们共同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关注点[J].课程教育研究. 2011.
  [2]丁银.初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新形式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