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的乡村初中信息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岑 聪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龙合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双减政策影响下,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教师就要积极转变其本身的教学理念、思维以及策略,以此来更好的推进信息科学教学工作,并在信息科学教学过程中逐渐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融入问题导学,以此来提升乡村地区信息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现在的初中信息科学课堂管理工作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信息科学;课堂管理;有效策略

  信息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用信息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信息科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用信息科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这是新理念下的信息科学核心要素。所以初中信息科学课堂的高效教育就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对自己的教法做出合理的改变,从而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有效课堂管理的教育方式,而这个教学方式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一、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初中信息科学课堂教学来说,必须首先要有比较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所有教学行为井然有序。而且不能只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有充分的认识,还要让学生对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使学生了解学习努力的方向,在课堂学习中高效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以免学生因为目标难度过高或过低,而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进度和方法,无法与教师配合。例如,教师在每节课给学生留课堂作业的时候,都会首先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下节课的知识是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课堂作业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情况。例如教师会在第二天上课时,先带领学生对课堂的内容展开回顾总结,再揭示本节课的最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他们之前的预习其实已经向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继续认真努力学习。
  二、教师要有效备课的研究和探讨
  在双减政策影响下,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备课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就成了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转变教师的备课观点:备课不等同于编写课件。于永正老师的《个性化教育备课成功经验》一书,讲述了备课中的一些重要经验:一是“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但教案必须要写。”备课过程分为钻研课程、搜集教师消息、认识学生、考察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撰写教案等,而撰写教案则是备课的最后一环,是把钻研课程中各主要方面的所思得到,把课程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育学习过程与方式,及其所搜集到的关于课程的消息记录下来。
  由于不断强化备课管理,完善备课制度,规范备课行为,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备课效果显著。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术特长日益增强,教育经历越来越丰富,既弥补了专业的欠缺,也提升了老师的专业化水准和教育管理水平,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成长。
  只有备好书,才能上好课。上课看起来简单,实际工作却是非常繁琐的,如何在繁琐的工作中把握要点,使自己的工作看起来极有效果。我们也需要在准备方面多下工夫,因为只有备好书。才能上好课堂。也才能更有效调动好老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更具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在准备的过程中提升自己是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一种把课本内容转变为自己能力的方法过程。知道学生完成作业大体需要多长时间,注意分量难度适当,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两个注重:注重留“以少胜多”的作业,注重留能力含金量高的作业。如何指导作业中的难点;备如何指导后进生。注意将作业中的有关思考与练习题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以前同类作业比较异同,使作业发挥巩固、发展学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
  因此。教师要熟悉甚至是精通教材上的内容。这样才能轻松地将知识教给学生。教师要逐步增强有效备课的意识。这不仅是我们教学的需求。还是一种教育指向。通过有效备课。我们可以体现自我意识。让自身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构思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个性也能够得到张扬。逐步形成自己的成熟的教学风格教师备课要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只要对我们的教学有益处。就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去。通过具有特色的途径来充实教学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教学的需求。我们的备课方式可以多元化。长此以往。必定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成效。
  三、任务驱动,促深学习发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越来越突出。对于初中信息科学而言,驱动式学习在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好的转变,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因地制宜,全面提高学生对信息科学的学习动力
  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坚持并始终喜欢着的事情。有的学生爱好信息科学,不用老师督促也可以超额完成任务,但有的学生则像是缺少了信息科学的细胞,天生学不来。这时就特别考察教师的职业素质了,要怎么做可以提高孩子们对信息科学的学习能力。教师们可以选取古今中外的,如华罗庚等著名数理大师的关于学习信息科学的故事或生动活泼的话语,在课堂上讲述给学生们听;或者针对不同水平的研究者完成截然不同的目标,缓解压力,以便取得进展。
  五、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制定了教学模式之后要马上在课堂执行,在课堂执行的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不要一人坐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讲授每一知识点,不管不问底下课堂的学生掌握状况,从而改变了传统课堂的观念,改善了学生被动认知的情况,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做好铺垫。教师应该将班级分为小组,在班级间开展讨论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这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实施合理的小组合作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的创新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很多教师的首选。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某些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划分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们可以根据学习能力进行划分,使组内学生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也可以根据性格划分,组员之间内向、外向相互补充。例如,教师在教学信息科技的时候,就可以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运用合理分组将性格活泼与沉默的学生分为一组,有氛围的讨论,同时老师也要将题型的难度进行分配,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又可以将这节课的知识点的难度进行拔高,可以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本文所探究的是乡村地区的教学,现主要面临的初中学生群体中,大多数陪伴在孩子们身边是爷爷奶奶,由于他们的观念落后,对孩子的关心较少,所以孩子们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缺失。这时候老师充当的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扮演父母或者朋友的角色,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照顾或者学习上的关心,给他们创造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加强信息科学课堂教学管理,使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嘉译.初中信息科学课堂管理策略[J].宁夏教育(教学版),2022(Z1):42-43.
  [2]王佳绩.初中低段信息科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21.
  [3]张洲.初中信息科学课堂管理中的激励作用和应用[J].新智慧,2020(33):23-24.
  [4]张秀珠.良好教学 备课为先——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数学有效备课策略[J].天津教育,2021(19):142-143.
  [5]陆红梅.关于初中教师有效备课的调查报告[J].高中教学参考,2023(33):5-6.
  注释:
  [1]张嘉译.初中信息科学课堂管理策略[J].宁夏教育(教学版),2022(Z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