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升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作者】 王文艳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时期是学生们释放天性的主要阶段,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好奇心较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趣味性较强的事物会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教学中加入趣味性元素,则会让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利用一些生动且有趣的教学手段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进而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新课程倡导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的生命历程更加真实、多彩,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童趣数学课堂。将童趣的游戏巧妙融入课堂,能够改变枯燥的数学练习,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故事情境中,在游戏、情境、合作、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使课堂更富有童趣、活力和生机,使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是各个学科学习素养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形成,自身对于学习的自律性也需要加强,再加上数学学科的单调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还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学生很容易在开始的时候就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小学教师要跟随时代的脚步,逐渐改变教学手段以及更新教学方式,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加数学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多媒体创新数学教学手段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电视动画等多媒体的展示对其有着非常大的诱惑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多媒体的教学,用视觉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将数学学科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既生动又有趣,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视觉以及听觉上获取丰富多彩的学科信息,体验获得知识时的快乐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例如学习“数一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如微课的形式,将需要学生认识以及了解的知识,制作成图片以及动画形式的趣味性小视频,播放给学生们观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1~10个各数,并且汇报出他们所了解到的,如视频中个数是1的有哪些,个数是2的有哪些。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知道数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了解其重要性,进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几乎所有孩子都热爱游戏。在传统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以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爱游戏这一特点,然后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游戏情境。以此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
  三、游戏元素的加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比较爱玩的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的心理认知上,游戏不仅好玩,还有很多乐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元素,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式,让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学习并不是一味地读与写,不再乏味枯燥,而是可以与快乐相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学习“第几和写数”课时时,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熟练地认识、读出以及写下5以内的数,并且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然后教师组织大家来做游戏,分成3组,每组先安排一位学生当售票的人员,然后组织几个同学排队买票并提问:如果第一个同学的票买好了,那么小雨同学是排第几呢?从后前往后数是怎么说?从后往前呢?小组合作的再说一说。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实际的操作中,体验参与的乐趣。因此,游戏元素的加入,不仅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愉悦感,对数学形成良好的认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低年级数学知识更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剖析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发现大部分教师所授数学知识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导致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不强。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如:“认识人民币”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大容借助网络资源下载相关教学资料,然后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人民币图片、硬币、1角、5角、1元,纸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并为学生讲解人民币相关知识。
  五、运用较为幽默的教学语言,创造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风趣幽默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小学生相对来说还是喜欢活跃一些的事物或人。如果不想让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一门学问,就要把传授它的语言变成一种重要的创造工具。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能够实现教学中的趣味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活跃整个教学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摒弃传统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轻松且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幽默性也在于其表达时的生动性、具体性,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到的、实际认识到的事物去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因此,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大部分的学习状态,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天性,选择出适合其学习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和方法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可以切合实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潜能完全地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得到快乐的同时学到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