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杨秀莲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情境式教育是一种通过设置情境、设置情境、设置学习资源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的一种教育方式。课堂情境的创建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设置特定的活动情境,二是设置学习资源。前者将口头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利用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手段,将所学的知识与对应的情境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个结构上去感受并掌握所学的知识,比如语文课程的分角色朗读。后者的意思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自主化、合作化的学习环境,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真正的情境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最为贴近,这样才能最容易地将孩子们的所有感觉和经历都发挥出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情景教学;运用

  一、以真情实感为基础,营造真实情境,实现学习的交际
  在新的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在课堂上实现师生全方位的交互,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交际化,从传统的单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解析和引导,转变为师生共同学习和互动的双向交互,使学生在主动地交换信息的同时,获得汉语的知识。这也是对学生汉语交流能力的一种训练,也是对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一种提升,也是对学生提问、思考和讨论的一种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师应注意尽可能地坚持使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能够听懂并且能理解的汉语词汇来进行教学交流与引导。在课堂学习中,要创设生动而真实的交际情境,各种活动的开展都要经过老师课前的反复斟酌,精心设计,既要根据教学需要,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趣味性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并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要求同学们每日坚持以汉语做口语和写作的小结。在这样的情境下,原本死气沉沉的教室,将会成为一个充满欢乐和欢乐的学习汉语的天地。
  二、运用辅助性教学方法创造教学情景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课文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体裁,其中有很多课文都是用来写人状物,或者是用来咏景抒情,它们描绘出了很多的情景。但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发散的想象力,他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常常不能很好地进入到作家的精神世界中去,体会到作家的思想,因此,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就会有所欠缺。而运用情境教学的理念,借助现代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将文本中所描述的情景形象化地呈现。比如,在学习描述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文本时,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装置,播放一些高质量的记录片,如《长城》《故宫》,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刺激。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让他们很好地体会到长城,故宫,以及其他中国古建筑的雄伟。在这种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自豪与钦佩有某种程度的共鸣,进而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学生们也会因为欣赏到了长城、故宫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而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指导学生们的自主性是很有帮助的。
  三、培养正面情绪,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顿丰盛的饭菜,令人垂涎欲滴,大快朵颐。同理,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培养出一种美好的课堂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双向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则是其主体。学生对某一科目的感情往往是由他们对任课教师的偏爱决定的,这需要教师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要体谅、包容、引导、感动;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兴趣,使其感受到教师是自己的好朋友,教师是自己的好朋友。当学生能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被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在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老师的信任与爱戴,由喜爱老师而喜爱他所任的学科,进而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并且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教师的期望。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才能为学生营造出积极的情绪环境。
  四、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对于叙述性强、对白多的文本,可将其改编为戏剧,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人物;在语文课堂上用动作、表情等形式表演。众所周知,小学生有很强的表达欲望,这种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并且在班级中很容易产生互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了不让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丢脸,学生们经常会仔细地研究自己的台词,并且考虑到说话时要有什么样的动作、表情。要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必然要收集与文本有关的材料,并进行反复的思考。而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更能体会到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故事的主题。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到情境之中,这样不但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自发地对课文展开深刻的思考;这对于初等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一定的课外活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将学生带到污水处理厂,让学生感受到水体遭受到的惊人的污染。这种情况,对学生们在阅读有关文本时,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情境创设中的几个问题
  情境教学是一种心理领域,是一种整体性的心理领域,它对学生的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情境,教师进行词语,句子,段落的教学;文章的讲授与练习,并对文章的阅读进行指导。所以,情境教学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只有运用整体性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以及教与学处于发展变化的动态观点,来展开情境教学,才能取得实效。其次,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情境,创设情境,进行计划,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情境教学并非是指每一篇文章都要讲,而是指每一节课,每一节课都要用到。若如此,则会造成情境教学的程式化。在情境教学中,应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就用,无必要就不用。
  总结来说,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他们的理解、想象能力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敢于创新,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就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孙妍.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22,No.448(06):29-30.  
  [2]莫熙娜.以境激趣,情景交融——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好家长,2021(67):59-60.
  [3]邹镜如.巧用情景教学 提高教学成效——关于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情感读本,2020,No.419(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