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体育教师应如何做好体育安全教学
【作者】 陆家锋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第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学校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基础学科,是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自“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素质”的口号提出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体育教师应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上好体育课是当前体育教师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此,本人将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谈谈体育教师应如何做好体育安全教学。
【关键词】 体育教师;体育课;安全教学
俗话说得好,学习要懂得劳逸结合,作为学生,所谓的“逸”有一部分则体现在体育课的活动锻炼中,所以体育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上安全的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安全是关键,也是前提。体育教师在注重技能与技巧传授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
一、当前体育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学生的安全意识不高。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一部分人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他们潜意识里只要是能玩得高兴,过程不管多危险都无所谓。另一部分人虽然有点安全意识,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不知道怎么进行自我保护,不会处理一些突发状况,缺乏必要的体育理论常识和自救方法。
(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讲解的安全问题未能深入学生心中。
在体育授课中,列队报数之后,教师通常都会向学生讲解本节课上课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到最后还不忘了加一句:“要注意安全啊!”可是大部分学生一听到“解散”二字时心里就开始痒痒:我该去抢篮球场地还是乒乓球台呢?完全顾不上老师的那一句“注意安全啊!”
(三)把体育课当成发泄的平台。
现在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特别是初中、高中学生一天十多节课,不同的老师灌输着不同的思想,都强调着:这是重点啊,考试的时候肯定要出的,所以课后要把它完成或背下来,可是学生哪里有那么多的课后时间呢?所以每周一两节的体育课成了他们发泄繁重学习压力的平台,想要借此疏松一下紧绷的筋骨和思想,所以对于上课过程中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并不在学生的考虑范围。
(四)场地和器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大部分学校上体育课所用的场地都是室外的,受天气的影响,尤其是雨后,场地湿滑的,可是学生活动的心急切,这就给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另外一个是体育器材,由于学校的体育教师有限,加上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保养,在课堂使用过程中,稍微不注意,安全事故也容易发生。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威胁是随时都存在的,教师必须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加大观察力度等。就此,我提出几点如何做好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
二、如何做好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
(一)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作为体育教师,应在第一节课时给学生讲解体育课的特殊性,使其意识到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基于学生的基本特征,讲解以往体育课教学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但应注意与他们的沟通方式,最好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讲解,例如在穿着方面,可以举例以往某一学生由于不按老师所说穿宽松的校服,而是穿了具有非主流的紧俏服饰,在上单杠时,不仅把裤裆弄破了还扭伤了手等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意识到体育课的特殊性和危险性。
(二)以安全为前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受条件的影响,体育课目前大都在室外开展,受场地和器材以及天气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在天气方面,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在场地方面,教师应结合场地和所学内容,正确区分哪些场地能用,什么时候能用,并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在器材方面,除了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器材的方法外,还应检查器材的安全性,不符合安全教学的器材坚决报废处理,同时,应及时做好器材的保养工作;在天气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当时天气情况是否符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否则危险系数就会大大增加。此外,教师为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在上课时候会给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休息了就不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场地大、学生多,教师不可能大范围顾及全部学生的安全,所以教师最好是组织学生原地休息或圈定一定范围休息以保证监督学生在安全的范围内活动。
(三)加大观察力度并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体育课的安全事故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的,为确保学生安全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询问学生是否存在伤病情况,并结合生病程度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如何上好这一节课,如果伤病严重,应及时叫学生休息或通知班主任,再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出现安全事故。此外,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或疏忽等原因导致抽筋、脱节等一些情况,除做应急处理外,应快速送到学校医务室或医院。为更好地预防类似危险事故的发生,教师课前必须认真观察学生是否存在的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定、生病等情况应原地休息,从课前或课间的观察中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教会学生应如何自我保护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占主导,但不是包办全部,最重要的是应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在大运动量的活动中,应提醒学生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掌握活动项目的动作和特点,了解容易受伤的动作环节和受伤部位,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同伴们进行安全的体育活动。
结语: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认为一个人能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是一个常数,要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就必须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为此,他每天坚持适当的文体活动。体育教育历来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大科学家尚能坚持如此,我们新一代的学生更应该通过锻炼提高大脑的记忆力等,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有人会忍不住问:“不是说体育教学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吗?如果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安全系数不就低一些吗?”当然,他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况且只要预防得当、方法得当,锻炼了并不意味着不安全。所以体育教师应安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慧,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探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2]吴顺魁,对体育课安全隐患的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09)
【关键词】 体育教师;体育课;安全教学
俗话说得好,学习要懂得劳逸结合,作为学生,所谓的“逸”有一部分则体现在体育课的活动锻炼中,所以体育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上安全的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安全是关键,也是前提。体育教师在注重技能与技巧传授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
一、当前体育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学生的安全意识不高。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一部分人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他们潜意识里只要是能玩得高兴,过程不管多危险都无所谓。另一部分人虽然有点安全意识,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不知道怎么进行自我保护,不会处理一些突发状况,缺乏必要的体育理论常识和自救方法。
(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讲解的安全问题未能深入学生心中。
在体育授课中,列队报数之后,教师通常都会向学生讲解本节课上课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到最后还不忘了加一句:“要注意安全啊!”可是大部分学生一听到“解散”二字时心里就开始痒痒:我该去抢篮球场地还是乒乓球台呢?完全顾不上老师的那一句“注意安全啊!”
(三)把体育课当成发泄的平台。
现在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特别是初中、高中学生一天十多节课,不同的老师灌输着不同的思想,都强调着:这是重点啊,考试的时候肯定要出的,所以课后要把它完成或背下来,可是学生哪里有那么多的课后时间呢?所以每周一两节的体育课成了他们发泄繁重学习压力的平台,想要借此疏松一下紧绷的筋骨和思想,所以对于上课过程中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并不在学生的考虑范围。
(四)场地和器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大部分学校上体育课所用的场地都是室外的,受天气的影响,尤其是雨后,场地湿滑的,可是学生活动的心急切,这就给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另外一个是体育器材,由于学校的体育教师有限,加上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保养,在课堂使用过程中,稍微不注意,安全事故也容易发生。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威胁是随时都存在的,教师必须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加大观察力度等。就此,我提出几点如何做好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
二、如何做好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
(一)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作为体育教师,应在第一节课时给学生讲解体育课的特殊性,使其意识到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基于学生的基本特征,讲解以往体育课教学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但应注意与他们的沟通方式,最好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讲解,例如在穿着方面,可以举例以往某一学生由于不按老师所说穿宽松的校服,而是穿了具有非主流的紧俏服饰,在上单杠时,不仅把裤裆弄破了还扭伤了手等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意识到体育课的特殊性和危险性。
(二)以安全为前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受条件的影响,体育课目前大都在室外开展,受场地和器材以及天气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在天气方面,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在场地方面,教师应结合场地和所学内容,正确区分哪些场地能用,什么时候能用,并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在器材方面,除了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器材的方法外,还应检查器材的安全性,不符合安全教学的器材坚决报废处理,同时,应及时做好器材的保养工作;在天气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当时天气情况是否符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否则危险系数就会大大增加。此外,教师为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在上课时候会给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休息了就不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场地大、学生多,教师不可能大范围顾及全部学生的安全,所以教师最好是组织学生原地休息或圈定一定范围休息以保证监督学生在安全的范围内活动。
(三)加大观察力度并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体育课的安全事故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的,为确保学生安全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询问学生是否存在伤病情况,并结合生病程度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如何上好这一节课,如果伤病严重,应及时叫学生休息或通知班主任,再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出现安全事故。此外,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或疏忽等原因导致抽筋、脱节等一些情况,除做应急处理外,应快速送到学校医务室或医院。为更好地预防类似危险事故的发生,教师课前必须认真观察学生是否存在的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定、生病等情况应原地休息,从课前或课间的观察中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教会学生应如何自我保护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占主导,但不是包办全部,最重要的是应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在大运动量的活动中,应提醒学生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掌握活动项目的动作和特点,了解容易受伤的动作环节和受伤部位,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同伴们进行安全的体育活动。
结语: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认为一个人能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是一个常数,要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就必须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为此,他每天坚持适当的文体活动。体育教育历来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大科学家尚能坚持如此,我们新一代的学生更应该通过锻炼提高大脑的记忆力等,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有人会忍不住问:“不是说体育教学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吗?如果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安全系数不就低一些吗?”当然,他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况且只要预防得当、方法得当,锻炼了并不意味着不安全。所以体育教师应安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慧,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探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2]吴顺魁,对体育课安全隐患的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