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
【作者】 单媛媛
【机构】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第三子弟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业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活动、探索为主线,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复习巩固知识,更能探究实践、体验过程、培养情感、发展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是创造之源,我们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有。
一、什么是实践性作业
所谓实践性作业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作业的意义
1.实践性作业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通过实践性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知识解释生活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先估算一下家中柜子的体积,然后再用尺子量一量具体数据,算出它的体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计算能力,调动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带来了无穷乐趣。
2.实践性作业有利于深化知识理解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比如,在认识三角形后,让学生利用放学回家后的时间,用剪刀剪下三角形,再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让学生把剪下的角拼在一起,看看得到什么角,第二天把作品带到课堂上看看一看,量一量,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后,布置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体模型(与圆锥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四组圆柱模型),然后用圆锥模型装细沙,分别倒入不同的圆柱内,观察比较体积间的倍比关系。
3.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调查、分析等,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多种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有的实践作业仅仅依靠自己是无法独立完成的,需要与人合作等方式完成,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比如,在学习了统计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门口马路某一时间段内过往的车辆进行数量统计,小组中几个人进行分工合作,有的记录小轿车的数量,有的记录自行车的数量,然后将数据汇总绘制出条形统计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不但完成了作业,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实践性作业的类型
实践性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能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1.调查性实践作业
调查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采用访问、座谈、问卷测验等方法搜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再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让学生调查的素材很多,如储蓄的利息、商品的价格、乘车的时间等,都可以组织或安排学生去调查,在调查中获取有关信息。在这种作业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深刻掌握并灵活运用,也培养了思维的多样性。
2.操作性实践作业
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指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际操作活动与手段,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现象等信息,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作业。
比如,在《年、月、日》课后请同学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你需要的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3.探究性实践作业
探究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的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以及策略的作业。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请同学探究生活中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的表面积是不需要求6个面的?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分别可以怎么表示呢?请详细描述需要求几个面,怎么求,并一步步归纳出公式。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降低生硬套用公式求表面积的错误率,引导学生灵活求取物体的表面积。
合理的数学探究性作业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与时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4.趣味性实践作业
趣味性实践作业是指通过游戏等趣味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进而积极完成作业。此类作业主要用于低中年级。
比如,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用手摸袋子里的东西,说出是什么形状的,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
5.采集编创类实践作业
所谓采集编创类作业,指的是让学生采集、剪贴图文资料,编辑主题鲜明的手抄报等。此类作业能够扩大学生的信息容量,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办数学小报,内容可以是趣味故事、数学知识、重点内容复习、错题整理等。
当然,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除以上类型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如准备性作业、资料搜集、延伸阅读、参观访问活动等。同时,这些类型的作业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容的。
总之,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将知识的运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才能让学生有兴趣投入其中,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懂得运用知识,探究实践、体验过程、培养情感、发展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是创造之源,我们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有。
一、什么是实践性作业
所谓实践性作业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作业的意义
1.实践性作业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通过实践性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知识解释生活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先估算一下家中柜子的体积,然后再用尺子量一量具体数据,算出它的体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计算能力,调动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带来了无穷乐趣。
2.实践性作业有利于深化知识理解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比如,在认识三角形后,让学生利用放学回家后的时间,用剪刀剪下三角形,再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让学生把剪下的角拼在一起,看看得到什么角,第二天把作品带到课堂上看看一看,量一量,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后,布置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体模型(与圆锥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四组圆柱模型),然后用圆锥模型装细沙,分别倒入不同的圆柱内,观察比较体积间的倍比关系。
3.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调查、分析等,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多种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有的实践作业仅仅依靠自己是无法独立完成的,需要与人合作等方式完成,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比如,在学习了统计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门口马路某一时间段内过往的车辆进行数量统计,小组中几个人进行分工合作,有的记录小轿车的数量,有的记录自行车的数量,然后将数据汇总绘制出条形统计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不但完成了作业,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实践性作业的类型
实践性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能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1.调查性实践作业
调查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采用访问、座谈、问卷测验等方法搜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再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让学生调查的素材很多,如储蓄的利息、商品的价格、乘车的时间等,都可以组织或安排学生去调查,在调查中获取有关信息。在这种作业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深刻掌握并灵活运用,也培养了思维的多样性。
2.操作性实践作业
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指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际操作活动与手段,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现象等信息,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作业。
比如,在《年、月、日》课后请同学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你需要的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3.探究性实践作业
探究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的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以及策略的作业。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请同学探究生活中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的表面积是不需要求6个面的?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分别可以怎么表示呢?请详细描述需要求几个面,怎么求,并一步步归纳出公式。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降低生硬套用公式求表面积的错误率,引导学生灵活求取物体的表面积。
合理的数学探究性作业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与时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4.趣味性实践作业
趣味性实践作业是指通过游戏等趣味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进而积极完成作业。此类作业主要用于低中年级。
比如,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用手摸袋子里的东西,说出是什么形状的,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
5.采集编创类实践作业
所谓采集编创类作业,指的是让学生采集、剪贴图文资料,编辑主题鲜明的手抄报等。此类作业能够扩大学生的信息容量,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办数学小报,内容可以是趣味故事、数学知识、重点内容复习、错题整理等。
当然,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除以上类型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如准备性作业、资料搜集、延伸阅读、参观访问活动等。同时,这些类型的作业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容的。
总之,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将知识的运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才能让学生有兴趣投入其中,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懂得运用知识,探究实践、体验过程、培养情感、发展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