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作者】 苏有宝
【机构】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薛圐圙乡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不可分割。读写一体化教学就是将阅读与作文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具体研究了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阅读与写作本该是初中语文教育的全面体现,但部分教师对读写结合的意识较薄弱,忽略了学生读写技巧同步培养的重要性,也让现有的教学难以达到更高的期望。另外,教师在安排课内学习时,学生的自主选择时间少,呈现的作品不够精细,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初中生需要引导,一旦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缺乏动力,读写课程只会让学生更为排斥,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学。因此,教师要尝试打造独特的读写结合课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读写结合一定面向全体学生,读写内容一致,特别是先读懂后练习,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文章,其次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懂文章的含义,最后将作者的写作技巧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这三个步骤中,读懂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读懂了,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技巧,才能感受作者写作的目的,感受作者的心境,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他们学会仿照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质量。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提升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效率呢?
一、在课外读物中进行素材积累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让学生每周抽空整理自己阅读时候看到的优美的句子,将它们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同时可以让学生写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等。通过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阅读的不同内容,比如,可以用红色笔记录描绘美好风景的句子,用蓝色笔标记描写人物的句子,再用黄色笔来标注写物品的句子等。还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每周记录的优美的句子,让他们在班级中共同欣赏和借鉴。最后,教师可以每周给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小任务,基于学生摘抄的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写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容,但是必须用到自己摘抄的语句。通过这种无限制的写作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摘抄的句子,促进学生继续阅读和摘抄优美的句子。
二、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中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先要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阅读相关的句子。通过让学生改写句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可能无法对文章中的句子产生共鸣,所以学生必须读大量的书,补充他们在生活中缺乏的经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进而将阅读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在语文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有效途径。自古以来,语文教材都选用了著名作家的优秀文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规范优美的语言材料,也提供了优秀的写作素材。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抓住文章的“亮点”,有效引导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获得可供参考的写作知识和经验。指导学生熟悉课文,深入理解课文,深刻品味和欣赏课文,发现课文的“优点”,有效引导学生多次仔细阅读课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四、搭建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读写意识
阅读与写作教学并非一蹴而就的,运用读写一体化教学时,要灵活结合生活化的内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不断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是相当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助力学生在读写中有所顿悟,以增强学生的读写意识,精准道出其中的利害关系,以便学生形成善于总结表达的习惯。生活化的情境还需着眼真实的内容,唤醒学生的读写欲望,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使学生良性发展。例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生活中遇见最美的人为题,凭借“我说你猜”的方式,引导学生写出其中的感人故事,并结合文章阅读的心境,将人物用画笔画出来,培养学生的读写意识。
五、注重情感互动,鼓励学生创作
在整个语文教育中,思想悟性极为重要,而情感互动便是个人精神的释放,在读写一体化的教学中,情感活动尤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敞出自我的心扉。阅读和写作教学所释放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让师生、生生之间少了很多隔阂感,这种情感代入也凸显了其对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当然,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设计不能太难,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生活体验,焕发出学生的另面可能,找寻其中的爆发点,按关键条件循序引导,以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另外,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需要创新,教师既要找寻新方式,也要不断鼓励学生创作,针对个性化的所需,让学生专注其中,减少对阅读和写作的恐惧感。例如,在学习《昆明的雨》一文时,将雨拟人化,赋予雨一定的情感意识,让文章显得易懂通俗,在不断互动讨论下,让学生多思考,多想象,多方向创作,并将所得成果呈现于课堂中。雨的特性有很多,有人会写雨后水边一笑,有人会闻雨后水里花的清香,淋漓尽致,表达欢畅。
六、延伸课堂空间,培养优良习惯
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倘若只是局限课堂本身,难免阅读和写作会受局限,延伸课堂空间,诉听出学生留白,唤醒学生内心的激情,势必会转变原有的不利局面,让学生养成优良的读写习惯。延伸课堂空间的方式多样,教师要学着找寻相关的方法,无论是阅读课外书,还是播放媒体视频,筛选与其相关的生活文本,让学生将情绪交汇到课外,也能让自身的期望更为猛烈,陶醉于读写的迷醉世界中。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音》一文时,可结合文章的特性,敦促学生向自然界逼近,畅所欲言大自然的奥秘,并根据私下推荐的课本读物,延伸课堂的空间,有所想有所感,真正将阅读和写作一体化。自然界中无论是动物,抑或是植物,都能从其精神引入全篇,教师借助课外书的力量,引导学生表达自身想要表达的情绪,学生也能从中感悟颇深,据此培养出很好的读写习惯。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保证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开展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教师需要加强对于课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改进,注重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质量,全面发展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提供新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海红.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4).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阅读与写作本该是初中语文教育的全面体现,但部分教师对读写结合的意识较薄弱,忽略了学生读写技巧同步培养的重要性,也让现有的教学难以达到更高的期望。另外,教师在安排课内学习时,学生的自主选择时间少,呈现的作品不够精细,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初中生需要引导,一旦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缺乏动力,读写课程只会让学生更为排斥,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学。因此,教师要尝试打造独特的读写结合课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读写结合一定面向全体学生,读写内容一致,特别是先读懂后练习,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文章,其次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懂文章的含义,最后将作者的写作技巧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这三个步骤中,读懂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读懂了,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技巧,才能感受作者写作的目的,感受作者的心境,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他们学会仿照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质量。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提升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效率呢?
一、在课外读物中进行素材积累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让学生每周抽空整理自己阅读时候看到的优美的句子,将它们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同时可以让学生写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等。通过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阅读的不同内容,比如,可以用红色笔记录描绘美好风景的句子,用蓝色笔标记描写人物的句子,再用黄色笔来标注写物品的句子等。还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每周记录的优美的句子,让他们在班级中共同欣赏和借鉴。最后,教师可以每周给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小任务,基于学生摘抄的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写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容,但是必须用到自己摘抄的语句。通过这种无限制的写作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摘抄的句子,促进学生继续阅读和摘抄优美的句子。
二、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中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先要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阅读相关的句子。通过让学生改写句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可能无法对文章中的句子产生共鸣,所以学生必须读大量的书,补充他们在生活中缺乏的经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进而将阅读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在语文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有效途径。自古以来,语文教材都选用了著名作家的优秀文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规范优美的语言材料,也提供了优秀的写作素材。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抓住文章的“亮点”,有效引导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获得可供参考的写作知识和经验。指导学生熟悉课文,深入理解课文,深刻品味和欣赏课文,发现课文的“优点”,有效引导学生多次仔细阅读课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四、搭建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读写意识
阅读与写作教学并非一蹴而就的,运用读写一体化教学时,要灵活结合生活化的内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不断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是相当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助力学生在读写中有所顿悟,以增强学生的读写意识,精准道出其中的利害关系,以便学生形成善于总结表达的习惯。生活化的情境还需着眼真实的内容,唤醒学生的读写欲望,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使学生良性发展。例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生活中遇见最美的人为题,凭借“我说你猜”的方式,引导学生写出其中的感人故事,并结合文章阅读的心境,将人物用画笔画出来,培养学生的读写意识。
五、注重情感互动,鼓励学生创作
在整个语文教育中,思想悟性极为重要,而情感互动便是个人精神的释放,在读写一体化的教学中,情感活动尤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敞出自我的心扉。阅读和写作教学所释放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让师生、生生之间少了很多隔阂感,这种情感代入也凸显了其对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当然,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设计不能太难,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生活体验,焕发出学生的另面可能,找寻其中的爆发点,按关键条件循序引导,以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另外,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需要创新,教师既要找寻新方式,也要不断鼓励学生创作,针对个性化的所需,让学生专注其中,减少对阅读和写作的恐惧感。例如,在学习《昆明的雨》一文时,将雨拟人化,赋予雨一定的情感意识,让文章显得易懂通俗,在不断互动讨论下,让学生多思考,多想象,多方向创作,并将所得成果呈现于课堂中。雨的特性有很多,有人会写雨后水边一笑,有人会闻雨后水里花的清香,淋漓尽致,表达欢畅。
六、延伸课堂空间,培养优良习惯
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倘若只是局限课堂本身,难免阅读和写作会受局限,延伸课堂空间,诉听出学生留白,唤醒学生内心的激情,势必会转变原有的不利局面,让学生养成优良的读写习惯。延伸课堂空间的方式多样,教师要学着找寻相关的方法,无论是阅读课外书,还是播放媒体视频,筛选与其相关的生活文本,让学生将情绪交汇到课外,也能让自身的期望更为猛烈,陶醉于读写的迷醉世界中。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音》一文时,可结合文章的特性,敦促学生向自然界逼近,畅所欲言大自然的奥秘,并根据私下推荐的课本读物,延伸课堂的空间,有所想有所感,真正将阅读和写作一体化。自然界中无论是动物,抑或是植物,都能从其精神引入全篇,教师借助课外书的力量,引导学生表达自身想要表达的情绪,学生也能从中感悟颇深,据此培养出很好的读写习惯。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保证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开展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教师需要加强对于课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改进,注重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质量,全面发展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提供新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海红.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