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时代教师应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作者】 高珊珊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这饱含深情的言语为广大教师的职业追求指明了方向,为广大教师承担新时代育人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应认真领悟他的精髓要义,努力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做“经师”和“人师”统一者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贯穿着最崇高的价值追求,引领我们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不息。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指引我们信仰和笃行崇高价值追求。
  我们新时代教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要将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到学习、工作、生活全过程,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注重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深讲透讲活,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使学生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
  新时代教师要成为信仰和践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必须坚持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要深信笃行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知行合一的能力,强化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责任感。抓好铸魂育人,时刻铭记和践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通过立德修身、潜心治学,“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学生心中种下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价值“火种”。
  思想政治课为桥梁,做“经师”和“人师”统一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不仅要做学生健康成长、阳光成长的知心人,还要做学生锤炼品格、提升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精神力量,要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要求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思政课教师只有拥有广阔的历史视野、丰厚的历史知识、浓厚的历史情怀,才能在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才能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厚度”,才能在对时代脉搏的深层把握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才能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推动自身思想创新、实践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才能更好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话语,打造出具有时代鲜活度的思政课堂,推动思政课“活”起来,做到既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又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形成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做“经师”和“人师”统一者
  授业是为人师者的本职,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可或缺。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形势,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为学生的梦想插上知识的翅膀。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重要的是要让知识入学生脑、入学生心。教好书、育良才,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还要靠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创新授课模式因材施教。讲好故事,用故事吸引人;讲透理论,用理论说服人;传递情感,用情感打动人;彰显情怀,用情怀感染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所传授知识的接受度。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新时代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深厚的学识储备滋养学生,用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
  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立德树人,以敏锐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投身育人实践,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引领学生,才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大先生”。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铸民魂。新时代的好老师是“经师”“人师”的统一者,既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又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他们在为开创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筑牢希望之基的同时,也必将为“教师”这个崇高职业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最美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