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层教育需要教师修心
【作者】 曾本应
【机构】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第二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 基层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根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需要端正心态,不忘初心,采用科学合理的育人策略。
【关键词】 教育管理;端正心态;育人策略
一、端正心态,不忘初心
有幸读了魏书生的著作《班主任工作漫谈》,深受启发,有醍醐灌顶之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诚不我欺。书籍的确能够增添精神营养,尤其是教育名家著作,因为教育名家著作都是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亲身经历。可是目前基层教育似有人心浮动之态势,为什么有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班主任教师,不能静下心读书教学呢?主要是心态问题,有人太看重行业差别,太看重眼前利益,太看重前途名利,所以患得患失。我认为,只有端正心态,不忘初心,不怨天忧人,才会达到新的境界。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是我的理想,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不断的学习班级管理艺术和教育教学艺术,从魏先生、李镇西等教育家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育人策略,细致实在地服务于教书育人。
二、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魏书生谈到: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大的环境人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只能在既成的环境中用自己的主观努力,来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魏书生在一次演讲中说:人不要埋怨境遇。命运把你放在皇家花园,你应该长成参天大树;命运把你甩到千山的石头缝中,你应该紧紧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魏书生做到了这一点,因而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农村中学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省级重点中学,他自己也发奋图强,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这一点对我来说有不小的启发。我担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差。由于从没有教过一年级,习惯认为学生在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讲,所以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一看到学生上课乱七八糟,总是爱发火,爱发牢骚:“怎么这么倒霉,教上一年级学生?”牢骚满腹但无济于事。为什么不学习魏书生先生?既然教了一年级,这应该认清现实、面对现实,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与教学管理方式,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三、鼓励、表扬是教师助力学生成长最有力的武器
我喜欢魏书生,因为他以身示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修心。魏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一种平常之心对待自己的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那么多的不如意。面对失败,你会变得从容;面对成功,你不会忘乎所以。其实教学工作也是如此,不怕失败,敢于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方法。我的做法就是,首先细致备课,尽量把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想好预案,让学生在课堂敢想敢说。特别是对表现欲突出的学生,更是鼓励表扬;偶尔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为主,总言之,就是多表扬,少批评。时间一长,班上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和训练,表达越来越流畅,主动性学习提高不少。
反之,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在这些孩子身上,很难发现他们的自信心,因为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挫伤和抑制,主动承担任务,主动回答问题的状况极少出现,再次建立自信心需要孩子和家长做更大的努力,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
四、“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他主观臆断的。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然后同学们讨论,最后全体通过,就定下了。联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班中也有班干部,而且班干部所占的比例还不小,可为什么他们凡是还都来问我:“老师,这件事该怎么做?那件事该怎么做?”当他们问我的时候,搞得我心情烦躁,心想呀,你是班长,是班干部,怎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来问我呢?殊不知,这是因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给过学生权力,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民主,但凡有事,学生干部不知如何决断,自然要问老师。作为老师的我犹自抱怨:班主任真累呀,真操心呀!那为什么不把权力还给学生,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的效果呢?
五、用平常之心追求卓越
魏书生身兼数职,却轻松自如,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提倡苦中求乐、忙中求闲、失中求得、闹中求静。也不能说我生存的环境不喧嚣,但我的内心可以说是比较宁静的。我这些工作加在一块就外人来看,应该说比较忙,但是不管怎么忙,我真的是感觉很轻闲。因为即使有一万件事,也只能选择干一件,我只能是不慌不忙,乱没有用,急也没有用,所以好多人说我是慢性子。”几十年来,魏书生先生倍受世人推崇,他的社会兼职多达近40项,国内外请他作报告的络绎不绝。他从来没在成就面前骄傲,也从来没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他没有因权势、名利而冲昏头脑,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淡泊之心对待世俗的权势、荣誉、名利。多么可贵的平常之心!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一种平常之心对待自己的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那么多的不如意。面对失败,你会变得从容;面对成功,你不会忘乎所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也有很多的不如意,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了解了教育名家的教学经历和教学感悟,我的心态也逐渐回归正轨,不再迷惘,不忘初心,致力教育。
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我的理想,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用他自己的智慧、豁达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不断的学习教学的艺术,从他们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育人策略,真正地服务于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关键词】 教育管理;端正心态;育人策略
一、端正心态,不忘初心
有幸读了魏书生的著作《班主任工作漫谈》,深受启发,有醍醐灌顶之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诚不我欺。书籍的确能够增添精神营养,尤其是教育名家著作,因为教育名家著作都是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亲身经历。可是目前基层教育似有人心浮动之态势,为什么有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班主任教师,不能静下心读书教学呢?主要是心态问题,有人太看重行业差别,太看重眼前利益,太看重前途名利,所以患得患失。我认为,只有端正心态,不忘初心,不怨天忧人,才会达到新的境界。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是我的理想,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不断的学习班级管理艺术和教育教学艺术,从魏先生、李镇西等教育家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育人策略,细致实在地服务于教书育人。
二、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魏书生谈到: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大的环境人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只能在既成的环境中用自己的主观努力,来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魏书生在一次演讲中说:人不要埋怨境遇。命运把你放在皇家花园,你应该长成参天大树;命运把你甩到千山的石头缝中,你应该紧紧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魏书生做到了这一点,因而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农村中学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省级重点中学,他自己也发奋图强,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这一点对我来说有不小的启发。我担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差。由于从没有教过一年级,习惯认为学生在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讲,所以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一看到学生上课乱七八糟,总是爱发火,爱发牢骚:“怎么这么倒霉,教上一年级学生?”牢骚满腹但无济于事。为什么不学习魏书生先生?既然教了一年级,这应该认清现实、面对现实,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与教学管理方式,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三、鼓励、表扬是教师助力学生成长最有力的武器
我喜欢魏书生,因为他以身示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修心。魏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一种平常之心对待自己的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那么多的不如意。面对失败,你会变得从容;面对成功,你不会忘乎所以。其实教学工作也是如此,不怕失败,敢于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方法。我的做法就是,首先细致备课,尽量把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想好预案,让学生在课堂敢想敢说。特别是对表现欲突出的学生,更是鼓励表扬;偶尔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为主,总言之,就是多表扬,少批评。时间一长,班上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和训练,表达越来越流畅,主动性学习提高不少。
反之,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在这些孩子身上,很难发现他们的自信心,因为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挫伤和抑制,主动承担任务,主动回答问题的状况极少出现,再次建立自信心需要孩子和家长做更大的努力,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
四、“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他主观臆断的。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然后同学们讨论,最后全体通过,就定下了。联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班中也有班干部,而且班干部所占的比例还不小,可为什么他们凡是还都来问我:“老师,这件事该怎么做?那件事该怎么做?”当他们问我的时候,搞得我心情烦躁,心想呀,你是班长,是班干部,怎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来问我呢?殊不知,这是因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给过学生权力,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民主,但凡有事,学生干部不知如何决断,自然要问老师。作为老师的我犹自抱怨:班主任真累呀,真操心呀!那为什么不把权力还给学生,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的效果呢?
五、用平常之心追求卓越
魏书生身兼数职,却轻松自如,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提倡苦中求乐、忙中求闲、失中求得、闹中求静。也不能说我生存的环境不喧嚣,但我的内心可以说是比较宁静的。我这些工作加在一块就外人来看,应该说比较忙,但是不管怎么忙,我真的是感觉很轻闲。因为即使有一万件事,也只能选择干一件,我只能是不慌不忙,乱没有用,急也没有用,所以好多人说我是慢性子。”几十年来,魏书生先生倍受世人推崇,他的社会兼职多达近40项,国内外请他作报告的络绎不绝。他从来没在成就面前骄傲,也从来没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他没有因权势、名利而冲昏头脑,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淡泊之心对待世俗的权势、荣誉、名利。多么可贵的平常之心!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一种平常之心对待自己的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那么多的不如意。面对失败,你会变得从容;面对成功,你不会忘乎所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也有很多的不如意,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了解了教育名家的教学经历和教学感悟,我的心态也逐渐回归正轨,不再迷惘,不忘初心,致力教育。
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我的理想,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用他自己的智慧、豁达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不断的学习教学的艺术,从他们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育人策略,真正地服务于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