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这是晴天 你才安好——浅析如何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健康成长氛围

【作者】 卢 斌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化、普遍化,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就是学生家庭生活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朝夕相处,沟通情感、心理发展的“微型小社会”。班级中每个生命个体的心理个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班级氛围,不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每个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良好的班集氛围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班级氛围;创设;和谐融洽

  曾几何时,老师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由哪个学生成绩怎么样竟惭惭转向了哪个学生出了什么心理问题。近来甚至听到班主任们有这样的感叹——“学生安好,便是睛天!”随着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化、普遍化,作为一名班主任,究竟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做什么呢?笔者认为班主任首先应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压力。而一个班集体,是这些有自我独立意识的生命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学生个体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他有他的烦恼,我有我的遗憾,老师们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之后无法分身一一辅导解决。但,好比不同的种子,总是需要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一样,如果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班级氛围,那么学生的心理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良好的班级氛围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如阳光
  孔子开创了教育的先河,他的一生培养了无数人才,被尊为“万世师表”。他对弟子的教育如此成功,我想,也与他和他的弟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关联。两千多年后,在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时,我们更应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奠定基础。当师生关系紧张时,师生之间互相不信任,只会让学生产生怀疑、抱怨、孤独等不良情绪,长期处于这样的氛围之中,恐怕心理难以健康。反之,如果师生关系融洽,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包含着平等、尊重和无限关爱,这样民主和谐的氛围则如温暖的阳光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向上,甚至可以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让他们暂时忘却“伤痛”,直至渐渐迈向健康快乐的阵地。
  二、自主合作的生生关系像雨露
  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重要的学习方式。笔者所带的班级从七年级开始实施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经过一年多的体验,本班学生不仅能够在文化成绩上领先于其它班,而且在各种活动、比赛中表现也异常突出。我班的孩子们总洋溢着自信、积极,活跃在学校的各种场合中。因为小组自主合作方式唤醒了他们潜藏的能量,激发了活跃的思维,开启了幽闭的心门。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互助的,也是互相尊重、相互竞争的。在轻松、民主而又团结的氛围中,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每一个同学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被尊重的感觉。他们学会了倾听,感受到了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心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亲密融洽的生生关系如雨露,让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心智也更加健全。
  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树荫
  如果你正在被热辣辣的太阳炙烤,你一定渴望有一个阴凉的树荫底下能让你小憩片刻,让惬意的凉意驱走心中炙热的烦闷。青少年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尤其当他们面临多重压力时,班级活动就好比浓密的树荫能让学生的压力得到缓解,心灵得到舒展。班级活动是在班级内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的增加体验,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增强自我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笔者所带的班就曾开展了一系列如“感恩父母”、“我们是一家人”、“背书比赛”、“叠杯大赛”、“与情绪共舞”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他们的个性、品质、才能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完善,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好比造林
  很多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大部分的根源在于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较难改变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能培养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他就是功的。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的孩子肯定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包括情绪的自我管理。因此,想要帮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完全可以先从培养习惯入手。当然,因其长期性和反复性,使得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好比造林,必须持之以恒,当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时,他身上就拥有了自觉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班级就是学生家庭生活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朝夕相处,沟通情感、心理发展的“微型小社会”。班级中每个生命个体的心理个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班级氛围,不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每个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事实证明: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良好的班集氛围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诚然,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决不只靠一种途径,它需要家长、老师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班主任也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当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必须借助专业的心理治疗。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决不能只是祈求学生每天安好,不出任何问题,而应该去主动探索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之道,领悟教育的真谛就是“用一颗心灵去唤醒另一颗心灵”,用爱心、用智慧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因为只有“这是晴天,你才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