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妙理答,高效课堂——对小学数学课堂理答的几点思考

【作者】 唐 宁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一节精彩的课,既要有好的课堂设计,又要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在理答的内容上,教师不能只进行低层次思维的机械重复,而应该是一环紧扣一环地引导学生向较高水平的思维层次递进,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巧妙的理答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此时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教师起到判断、引导、激励的作用。
  【关键词】 等待;重复;转向;课堂效率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理答”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上巧妙的理答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的习惯,更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理答不当,将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对数学丧失学习兴趣,厌恶、恐惧数学。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理答,尤其是巧妙理答。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和态度。通过多听优秀课堂,学习别人如何巧妙理答、实现有效、高效课堂的策略,再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探索。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等待理答,促进学生的深思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时间就没有空间。“等待、延迟判断”是一种重要的理答方式。作为教师要善于等待,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听了一位老师在执教“负数的认识”一课中的一个片断来看看他是如何通过等待促进学生思考的。
  首先李想老师很巧妙的用上了自己的名字,跟学生谈“理想”:由此引出《认识负数》。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内容,但李老师却用了三年级的小朋友来上,三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比较少,李老师在学生草率回答后,并没有急于评价,而是出示相关图片,然后等待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深入思考。学生经过思考果然没有让老师失望,经过短暂的沉默,学生很快悟出了“富翁”与“负翁”的区别,并且有的学生举出例子,而这一过程中老师并没有提示只是在等待,在整节课中老师在有层次的引导、启发学生,每个问题老师都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与思考。反思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等待”的力量!由此可见,“等待”是一种重要的理答策略。
  二、重复理答,突出教学的重点
  重复学生的语言,再一次确认学生的意思,是老师控制教室对话的两种最明显的策略。这可以促使学生的语言,从个体自我意思的表达,转化为全班可以共同沟通的语言。杨凌会老师在执教《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的一个片断,看看她是如何通过“确认”学生的方法,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节课先出示课件中的“魔方盒”,非常神奇,在课堂上随机指名几位学生随便说出几个数字,数字进入“魔盒”,在另一端出来的数字是另几个不同的数字,让学生对比入的数字和出来的数字比较。师:想一想这个魔盒的秘密到底是什么?生1: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多20。师:能不能用一种简洁的方式表示所有可能输入的数和输出的数,并让人能一眼看出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大20。(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选择一组合适的方法写在纸条上,教师巡视搜集典型的方法。)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师:能从列举的数看出魔盒的秘密吗?生1:组1能,但没有组2的好,组2除了有输入的数和输出的数还有写出规律。生2:组3也能看出来,输入的数是x,输出的数就是x+20,一眼就能看出来。师:x可以表示哪些数?生3:可以是任何数。师:y可以吗?生4:可以。师:还能是其它的字母吗?生5:任何一个字母都可以。师:是的,字母在这里就是一个符号,它既可以是a,也可以是b,可以是26个英文字母中的任何一个,人们之所以选择字母来表示数,就是因为它非常简洁、易用。
  在上面这一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首先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允许学生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而在后面的追问中老师选择了这节课的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行追问,进一步让学生重复和确认自己的方法,这一过程有效地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三、转向理答,创设交流研讨的学习氛围
  “转向”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转向”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研讨的学习氛围,可以使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变为一对多的交流,同时它也是一种扩大参与回答问题学生数量的有效手段。如果你想正确地使用转向技术,你就不该立刻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你只要把这个问题再抛给其他同学就可以了。陈钢老师在执教“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中的一个片断来看看他是如何进行转向的。
  课件出示下图:





  师:同学们猜一猜上面的这些图形中哪种能够密铺?哪种不能?在这一片断中,陈老师用“你知道他说得是什么意思?”、“同意吗”“哦,你有不同的想法”等廖廖数语,进行了问题的转向,引发更多学生的深层次的有效的数学思考,充分的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自然培育,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力。由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
  四、激励性的评价理答也很重要,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像网络游戏是美国人制作的,为什么美国的孩子不会沉浸于网络游戏,而我国的孩子就容易沉迷游戏成为问题孩子?曾经有一个外国人说:“因为美国的课堂比网络游戏更充满激励的课堂,而中国课堂不如网络游戏激励的好,孩子就在游戏中满足!因为每过网络游戏的一关就出现大拇指和掌声或激烈音乐的鼓励:“你真棒!继续向前冲!”不管听优秀课堂或名师课堂,都少不了具有激劢性的课堂评语,如“你们组的作品激发了你们的想象。”“是奇迹出现的时候。”“真给力。”“你真有想法!”“你观察得真仔细!”等等的课堂评语。
  再来看看名师或专家们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该如何理答吧,今年4月,吴正宪老师在千课万人数学研讨交流会中上《搭配的问题》一课时,讲到2件上衣与3件裤子一共有几种搭配时:生1:我认为有2种,       ;师:看,我们孩子们多么的了不起!能通过分析,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懂得改正过来!这就是会学习、会思考啊!
  吴老师在遇到学生错误回答问题时并没有立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通过让他们尽发表自己的意见后,进行引导铺垫,数形结合地引导,用“不要紧,细心想想说不定有新发现!”、“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努力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智慧,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等等。我相信好课是磨出来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钻研,苦练基本功,集思广益,借鉴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融汇贯通,一定能上好每一节课。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