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探究
【作者】 张素芳
【机构】 土默特右旗美岱召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更多角度展开教学创新探索,以提升教学适合性,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快速提升。本文基于对数运算本质的理解,概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运算能力培养的方法,提出具体的、差异性教学建议,并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运算能力
小学学习中学生主要接触的学习内容还是对数字与数据进行计算,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运算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同时提高自身对于数据的敏感性,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之后更加复杂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时候,还需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了解和吸收,而且还需要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在数学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意识。在学习中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并且逐渐克服在运算中出现的问题,感受自己学习数学的乐趣。
1、数运算的本质
1.1数运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数运算是基于数概念的十进制计数法的构造方式,根据数概念的基本单位及其组成,数与数之间进行运算并形成运算的定义、算理和基本法则。数运算的发展是伴随着数概念的发展而发展的,数运算算理形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依据数概念的基本单位及其组成,提炼抽象和建立相应的法则。
1.2数运算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数运算知识能够灵活地反应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之中,人们通过数量关系的构建可以明白其中原理,便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解决生活之中的各种问题。这样,从现实生活中数概念的产生,到数运算结构体系的建立,再到运用数运算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
1.3数运算内部结构体系的分析
基于纵向和横向的不同角度来分析数运算内部结构体系,从数运算知识纵向角度来看,有三个层次的联系存在。第一层次,整数(自然数)范围内数运算的三次循环性的认识过程,是数运算的意义、算理、基本法则不断抽象的过程。第二层次,整数范围内数运算的三次组合性的认识过程,是数运算结构体现从一种简单运算发展到多种运算之间经过组合而成复杂运算的过程。第三层次,整数范围内数运算内部的三次规律性的认识过程,是数运算内部规律探索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2、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2.1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
在小学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在书本上看到很多的数学知识,在课本学习的时候学生会懂得要计算,可当这些内容在生活中体现的时候,学生常常就会乱了阵脚。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计算和计算的意义进行理解和认识。数学不仅仅是一串串数字和一个个符号,数学是存在于生活中的东西,也是能够体现生活的东西,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而将这些数字利用起来,就可以发现不同的内容。教师要逐渐让学生将计算从课本上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可以养成将计算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收获更多的知识、内容。
2.2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层次性
在小学生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程的要求,为学生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计算知识。在计算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计算是环环相扣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方式进行优化,形成明确的层次感,从而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顺序没有明确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错误,哪些行为是正确,在计算中常常容易出现问题,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更加的着急,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计算的动力下降。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计算的层次感,在层层递减的计算和思考中,逐渐对计算的内容进行了解,这样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从而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
2.3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减少在课堂上单一的知识传递模式,而是以学生的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加深其印象,以及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完善。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本节课有关的情景,增加情景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情景教学的引导下,建立完善的数学意识,并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问题上,从而深化知识的印象。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对情景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让学生可以改变自身的学习习惯,在情景的帮助下感受知识的体现,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2.4从多个角度看到数学问题,发散计算的思路
在小学数学计算课中,实际上是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数学知识解决数学计算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的计算学习中,存在了很多陷阱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从正面直接进行计算的话,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计算非常的困难。多角度看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东西,不拘束于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数学问题,从其他的方面解决问题,发散学生的计算思路,使学生可以对计算方式有更加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和运用。
2.5提高学生的口算和笔算能力
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结果的精度,提高口头计算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口算的方式,可以对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问题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同时也让学生可以养成计算思维习惯。与口头计算相比,笔算的速度具有较高的精度性,可以对一些数值较大的数字进行计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口算和笔算进行结合,在笔算中一些比较小的数字计算直接口算得出结果,然后运用到笔算汇总,提高笔算的效率。在口算计算结束以后,也可以通过笔算进行检验,从而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2.6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的数学学习知识几乎都来自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况也在现实中出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数学计算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在更加真实的案例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生活化的问题比较多样和类似,教师可以提取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推理、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化的问题解决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学生会更加自主地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很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影响,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感悟。
结束语
教师围绕学生运算能力培养主题展开教程安排,组织一些适合的运算活动和生活实践,都能够为学生带来运算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运算基础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对其致因展开学科研究,给出一些解决应对策略,组织学生进行矫正训练,在多方协助下,深入探究运算规律,增长运算方法,促进其运算能力的快速提升。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不能靠“题海战术”,如何提升学生运算能力,这是教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武绍利.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宄[J].数学教学通讯,2017(4):54.
[2]杨淑霞.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D.考试周刊,2019(57).
[3]潘作.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D].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1):56-57.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运算能力
小学学习中学生主要接触的学习内容还是对数字与数据进行计算,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运算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同时提高自身对于数据的敏感性,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之后更加复杂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时候,还需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了解和吸收,而且还需要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在数学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意识。在学习中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并且逐渐克服在运算中出现的问题,感受自己学习数学的乐趣。
1、数运算的本质
1.1数运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数运算是基于数概念的十进制计数法的构造方式,根据数概念的基本单位及其组成,数与数之间进行运算并形成运算的定义、算理和基本法则。数运算的发展是伴随着数概念的发展而发展的,数运算算理形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依据数概念的基本单位及其组成,提炼抽象和建立相应的法则。
1.2数运算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数运算知识能够灵活地反应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之中,人们通过数量关系的构建可以明白其中原理,便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解决生活之中的各种问题。这样,从现实生活中数概念的产生,到数运算结构体系的建立,再到运用数运算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
1.3数运算内部结构体系的分析
基于纵向和横向的不同角度来分析数运算内部结构体系,从数运算知识纵向角度来看,有三个层次的联系存在。第一层次,整数(自然数)范围内数运算的三次循环性的认识过程,是数运算的意义、算理、基本法则不断抽象的过程。第二层次,整数范围内数运算的三次组合性的认识过程,是数运算结构体现从一种简单运算发展到多种运算之间经过组合而成复杂运算的过程。第三层次,整数范围内数运算内部的三次规律性的认识过程,是数运算内部规律探索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2、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2.1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
在小学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在书本上看到很多的数学知识,在课本学习的时候学生会懂得要计算,可当这些内容在生活中体现的时候,学生常常就会乱了阵脚。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计算和计算的意义进行理解和认识。数学不仅仅是一串串数字和一个个符号,数学是存在于生活中的东西,也是能够体现生活的东西,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而将这些数字利用起来,就可以发现不同的内容。教师要逐渐让学生将计算从课本上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可以养成将计算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收获更多的知识、内容。
2.2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层次性
在小学生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程的要求,为学生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计算知识。在计算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计算是环环相扣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方式进行优化,形成明确的层次感,从而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顺序没有明确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错误,哪些行为是正确,在计算中常常容易出现问题,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更加的着急,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计算的动力下降。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计算的层次感,在层层递减的计算和思考中,逐渐对计算的内容进行了解,这样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从而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
2.3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减少在课堂上单一的知识传递模式,而是以学生的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加深其印象,以及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完善。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本节课有关的情景,增加情景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情景教学的引导下,建立完善的数学意识,并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问题上,从而深化知识的印象。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对情景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让学生可以改变自身的学习习惯,在情景的帮助下感受知识的体现,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2.4从多个角度看到数学问题,发散计算的思路
在小学数学计算课中,实际上是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数学知识解决数学计算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的计算学习中,存在了很多陷阱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从正面直接进行计算的话,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计算非常的困难。多角度看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东西,不拘束于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数学问题,从其他的方面解决问题,发散学生的计算思路,使学生可以对计算方式有更加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和运用。
2.5提高学生的口算和笔算能力
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结果的精度,提高口头计算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口算的方式,可以对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问题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同时也让学生可以养成计算思维习惯。与口头计算相比,笔算的速度具有较高的精度性,可以对一些数值较大的数字进行计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口算和笔算进行结合,在笔算中一些比较小的数字计算直接口算得出结果,然后运用到笔算汇总,提高笔算的效率。在口算计算结束以后,也可以通过笔算进行检验,从而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2.6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的数学学习知识几乎都来自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况也在现实中出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数学计算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在更加真实的案例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生活化的问题比较多样和类似,教师可以提取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推理、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化的问题解决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学生会更加自主地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很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影响,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感悟。
结束语
教师围绕学生运算能力培养主题展开教程安排,组织一些适合的运算活动和生活实践,都能够为学生带来运算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运算基础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对其致因展开学科研究,给出一些解决应对策略,组织学生进行矫正训练,在多方协助下,深入探究运算规律,增长运算方法,促进其运算能力的快速提升。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不能靠“题海战术”,如何提升学生运算能力,这是教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武绍利.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宄[J].数学教学通讯,2017(4):54.
[2]杨淑霞.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D.考试周刊,2019(57).
[3]潘作.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D].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