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
【作者】 黄彩婷
【机构】 广西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课题标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边境地区初中学科优化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以那坡县初中学科为例》(课题编号:2021ZJY1353)
【摘 要】 本文基于“双减”背景,论述减轻学生书面作业负担应兼顾作业的适时与适量、优化作业设计应兼顾作业的多元与分层,并在以上实践策略引下,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从精心设计基础性统一过关作业、合理设计分层作业、适当设计实践探究性作三个层面总结了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经验与做法。
【关键词】 “双减”;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学校要提升育人水平,终究要落实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提质和课后作业优化上。
对学校教师来说,作业是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暨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学科教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反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体验、巩固和运用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着诸如机械重复多、容量大、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缺乏层次等方面的弊端,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教师应着力在课堂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同时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政策背景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作业设计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思想重视,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发展,已是新课改的必需和导向。
教师应积极探索作业设计优化的策略和方法。作业设计应基于作业设计“少而精”的原则,在时间上把控作业留多少、内容上考虑作业留什么、形式上选择作业怎么留三个方面进行了扎实的实践探索。
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应把控好作业的适时与适量
“适时”就是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要控制在合适的时间之内。有研究表明,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能够控制在适当的时间内,能较好地达成检测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果超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则不利于真实检测教学效果。按照《意见》分类明确的各个学段的作业完成时间,初中生书面作业的平均完成时间应不超过90分钟。也就是说,在初中阶段,“适时”的书面作业完成时间总体“不超过90分钟”。初中生课程多、课业重,各学科教师应合理分配学生书面作业的时间,给其他学科教师布置书面作业留有余地。鉴于语文学科对其它课程都具有基础性作用,建议初中语文课后书面作业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在确保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
“适量”指的是作业的数量合适:过少,达不到检测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效果,不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过多,则会加重学生作业负担,导致学生休息时间不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语文学科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做到初中语文书面作业适时且适量,就要遵守作业“少而精”的原则:通常情况下,新授课的课后书面作业基础性作业1-4道不同水平层次的题目,其中问答题不超过2道,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由选择做1道拓展性强的能力提升题。
二、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兼顾作业的多元与分层
1.激发兴趣,设计趣味性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如在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学生对水浒故事大有兴趣,教师可适机鼓励学生阅读全书,届时开个读书交流会交流阅读心得。再如教完《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新颖多样的习题,练习成了他们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怕做作业、写作业拖拉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新颖多样的习题,练习成了他们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2.注重整合,设计综合性作业
整合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在作业设计中主要通过综合性作业设计来体现。
首先,要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整合,“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教材,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观察生活,充分把握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并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如学习了《苏州园林》后,可以适当地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收集,了解中国还有哪些人文景点或世界自然遗产,并能进行简要描述。这样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其次,要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语文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与其他学科有着丰富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将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更能够优化语文学科的工具效能,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教学《长江三峡》时,歌曲《长江之歌》带领学生走近长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雪》时,通过描画对比,发挥想象,感受南北雪花的独特个性。
3.面向全体,设计层次性作业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生不是机器的产物,他们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性格、智商、爱好、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因此,在设计初中语文作业时,我们可采取设计层次性作业的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习题天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设计层次性作业时,要把握“了解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布置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复习检查型、辨析简答型、综合点评型。一种题型为C层学生设计,目的在于让该层次学习巩固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第二种题型为B层学生设计,目的在于培养该层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种题型则为A层学生设计,目的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述能力。根据三种题型的题目,采取不同的要求及批改方式:C层:复习检查型+辨析简答型,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纠正;B层:辨析简答型+综合点评型,教师全部批改;A层:综合点评型+课外拔尖题。这样的分层布置作业,意在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如以《孙权劝学》为例,设计三种题型:a,在读懂(翻译)文章的同时,概述课文内容;b,发挥想象、联想,进行扩写或续写,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c,对课文的写作手法作评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而且能满足不同的求知欲望,尤其是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发挥潜力的余地。
4.立足应用,设计实践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实践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和协调发展。
综合性学习要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通过实践活动,沟通学生同社会生活、大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把综合性学习变成作业的形式,学生通过独立、合作去完成,增强了语文学习能力。在具体操作上,在综合性学习中,少的内容可以让小组自行提出方案布置分工完成,多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或自愿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再有具体的分工合作,这样化整为零。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表演类作业、观察类作业、查找类作业、操作类作业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拓宽领域,设计开放性作业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作业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养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最终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想境界。
语文作业要向当代社会开放。教师应积极利用报纸、电影、网络等资源来设计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例如,可发动学生搜集优秀的广告语、校园流行语、经典的商店匾额分别编成“集锦”,对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也编成“举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可以结合课文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作业,如学完《小石潭记》,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给小石潭设计景点名称和广告语等;学完《济南的冬天》,为济南旅游部门设计一张宣传冬季济南游的宣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