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 杨通勤
【机构】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目前,我国教育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对数学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认识,从最根本的思路入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维。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为本,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育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小学数学在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除了作业层面的负担以外,课堂上的负担也不可忽视。受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课上仍然使用讲授法,将课本上的例题、公式、概念等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学生被动地记忆,掌握这些公式、解题技巧与方法等,再运用它们在考试中考取相应的成绩。整个教育过程如同流水线,学生则是应试的机器,而教师则是制造机器的“工人”。在这样的数学课上,学生因为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建构中,完全依靠教师获取知识,十分被动,所以无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难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虽然这样的教育方法能快速看到成效,比如,学生成绩的提升,但是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消极、压抑的环境下,很多学生出现了厌学心理,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喜爱,所以出现敷衍、应付了事等问题。真正的教育是服务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而不是服务于考试,如今这种费时、低效的局面亟待改善。
2、“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学生一生,终身受用。教师应引导学生直面抽象问题,使枯燥、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并能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应立足于现实,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作业效率、科学安排时间。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地准备,认真地考虑怎样才能很好地引入课堂,并考虑到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精心准备问题,指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每天花10分钟预习,这样在上课就能更好地了解。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生活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3.1科学运用知识,以解决数学问题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所以,如果数学教师能够将生活场景应用到课堂上,那么学生就会更乐意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举例子也不能过于单一,要从多个方面来说明,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另外,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避免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感到困难。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关注并发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教学中,教师首先列出几个常见的三角形图形,并问学生是否见过,如果见过,请学生说出在哪见过,说出这些三角形的具体特征,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此外,教师要鼓励回答正确的学生,但假如是错的,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三角之间的差异,然后循序渐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同的三角形,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生活技能。
3.2通过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双减”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仅要从书本上学习,还要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前的课堂讲授很难与当前的课堂形式相匹配,特别是在实行“双减”的情况下,教育方式要进行变革。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把理论性的东西塞进了学生的脑子里,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有了反感。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小学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把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并安排一些生活类和实践性的作业,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在“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任务:教师的手机坏了,想要换一个,但是不知道哪一种型号和价格的手机更适合我,你们可以帮我找到答案吗?鼓励学生用提问的方法,把不同的牌子和价位记下来,再得到教师这个年龄范围内用得最多的手机,让学生了解到统计在实际中的重要性。
3.3联系生活实际降低学习难度
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可以带领小学阶段学生体会知识与实际之间关联,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师要合理选择实例,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列举不同的生活知识,带领学生抓住线索,分析生活知识中的数学元素,使之能够逐步抽离生活实例中的冗杂信息,获得其中的数学理论知识,以此降低学习难度,维持其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未能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理论密切融合,使部分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无法真切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难以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也有部分学生会在把握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同时,偏离学习方向,甚至被生活案例中的冗杂信息所误导,陷入思维定式,严重影响了学习节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活案例,以生动图画或直观视频等形式展现数学原理,遵循由易至难原则进行授课,降低学习难度,避免学生在理解抽象知识时偏离方向,使之逐步通过出生活案例中了解数学原理,加深学习印象。
3.4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一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学生就会形成过度依赖教师、缺乏课后复习习惯的情况,一旦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小学生就会出现数学成绩下降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坚持观看微课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就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是一种短视频课堂,教师可以将课堂知识点进行拆分,然后将单独的知识点制作成五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学生在观看短视频的时候就可以深度掌握知识点。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需要教师后续积极探索“双减”政策的内涵,并实现学科教学的创新转变。这是因为“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提高学科作业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琴艳.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践行措施[J].新课程,2022(17):70-71.
[2]李中业.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2(11):49-51.
[3]雷小镇.“双减”形势下小学数学有效减负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2(21).
[4]顾连妹.“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的策略[J].教师博览,2022(15).
[5]吕娜,芮志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14).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育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小学数学在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除了作业层面的负担以外,课堂上的负担也不可忽视。受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课上仍然使用讲授法,将课本上的例题、公式、概念等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学生被动地记忆,掌握这些公式、解题技巧与方法等,再运用它们在考试中考取相应的成绩。整个教育过程如同流水线,学生则是应试的机器,而教师则是制造机器的“工人”。在这样的数学课上,学生因为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建构中,完全依靠教师获取知识,十分被动,所以无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难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虽然这样的教育方法能快速看到成效,比如,学生成绩的提升,但是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消极、压抑的环境下,很多学生出现了厌学心理,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喜爱,所以出现敷衍、应付了事等问题。真正的教育是服务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而不是服务于考试,如今这种费时、低效的局面亟待改善。
2、“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学生一生,终身受用。教师应引导学生直面抽象问题,使枯燥、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并能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应立足于现实,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作业效率、科学安排时间。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地准备,认真地考虑怎样才能很好地引入课堂,并考虑到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精心准备问题,指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每天花10分钟预习,这样在上课就能更好地了解。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生活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3.1科学运用知识,以解决数学问题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所以,如果数学教师能够将生活场景应用到课堂上,那么学生就会更乐意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举例子也不能过于单一,要从多个方面来说明,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另外,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避免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感到困难。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关注并发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教学中,教师首先列出几个常见的三角形图形,并问学生是否见过,如果见过,请学生说出在哪见过,说出这些三角形的具体特征,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此外,教师要鼓励回答正确的学生,但假如是错的,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三角之间的差异,然后循序渐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同的三角形,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生活技能。
3.2通过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双减”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仅要从书本上学习,还要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前的课堂讲授很难与当前的课堂形式相匹配,特别是在实行“双减”的情况下,教育方式要进行变革。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把理论性的东西塞进了学生的脑子里,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有了反感。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小学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把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并安排一些生活类和实践性的作业,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在“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任务:教师的手机坏了,想要换一个,但是不知道哪一种型号和价格的手机更适合我,你们可以帮我找到答案吗?鼓励学生用提问的方法,把不同的牌子和价位记下来,再得到教师这个年龄范围内用得最多的手机,让学生了解到统计在实际中的重要性。
3.3联系生活实际降低学习难度
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可以带领小学阶段学生体会知识与实际之间关联,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师要合理选择实例,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列举不同的生活知识,带领学生抓住线索,分析生活知识中的数学元素,使之能够逐步抽离生活实例中的冗杂信息,获得其中的数学理论知识,以此降低学习难度,维持其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未能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理论密切融合,使部分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无法真切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难以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也有部分学生会在把握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同时,偏离学习方向,甚至被生活案例中的冗杂信息所误导,陷入思维定式,严重影响了学习节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活案例,以生动图画或直观视频等形式展现数学原理,遵循由易至难原则进行授课,降低学习难度,避免学生在理解抽象知识时偏离方向,使之逐步通过出生活案例中了解数学原理,加深学习印象。
3.4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一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学生就会形成过度依赖教师、缺乏课后复习习惯的情况,一旦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小学生就会出现数学成绩下降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坚持观看微课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就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是一种短视频课堂,教师可以将课堂知识点进行拆分,然后将单独的知识点制作成五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学生在观看短视频的时候就可以深度掌握知识点。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需要教师后续积极探索“双减”政策的内涵,并实现学科教学的创新转变。这是因为“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提高学科作业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琴艳.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践行措施[J].新课程,2022(17):70-71.
[2]李中业.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2(11):49-51.
[3]雷小镇.“双减”形势下小学数学有效减负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2(21).
[4]顾连妹.“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的策略[J].教师博览,2022(15).
[5]吕娜,芮志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