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探析
【作者】 邱 靖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高效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顺畅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构成必备的品格及能力。物理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工具性,通过开设物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物理价值观念。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及创新措施展开探究,渗透学科思维方式,注重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构建问题情境,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相关理念概述
首先,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学生站在物理学的立场上去探知,了解基础的物理现象及运动之间存在的作用,并与物理的学科意识保持良好的对应关系,同时更强调学生的理解与应用,物理知识的讲授并不是单一的让学生去背诵或者记忆理论知识,而是要放弃因循守旧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阶段发展学生辩证思维以及理解事物的能力,鼓励学生加工处理并分析基础物理概念知识,将物理知识升华成为基础认知,促使学生的良性发展。
其次,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前提条件,学生对物理课程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因为大部分知识点都过于抽象复杂,学生很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好物理知识,需要学生清晰准确的认知事物本质,探索事物之间存在的连接关系,使用相互联系理论解决物理学中潜在的基础现象和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并解决物理课程中的实际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去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去辩证分析及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再次,科学探究。高中物理课程所包含的实验内容比较多,科学实验探究更是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这门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未知物理现象,同时也包含已知规律的再认知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知识及相关规律,同时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最后,科学态度及责任认知。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及责任意识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给物理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要点
2.1建立问题情境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正确认知物理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构建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解题思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物理课程一般会以课堂生成的形式为主,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教学特征,由物理教学的具体内容生成问题情境,确保问题设置的合理性、趣味性,同时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组织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探索,优化物理教学形式。比如,在讲解“磁感应强度”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设定好教学目标,通过该节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该模块的知识内容,并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同学们,在物理学当中是怎样定义磁场方向的呢?可不可以借助磁极N极来检验磁场的强弱呢?”利用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给学生构建适宜的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生成相应的物理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2.2融入训练
教师在创新授课方式时,可将部分训练内容融入教学课堂,使学生在训练阶段不断升华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二者存在的连接关系,引导学生分析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比如,在讲解“摩擦力”这一知识时,可以针对生活中的跑步、拔河等活动,对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2.3过程启发式教学
改善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教师应在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借助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引导,立足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及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行去探索并解决自身发现的物理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我实践及体验过程中启发思维,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比如,在讲解“抛物运动中物体落地面积距离与哪些因素相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明确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使学生以实验的方式展开思索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可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要注重启发引导的形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应用更为科学且合理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师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积极迎合新课改的发展政策,革新物理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及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高度重视核心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思维可以更好的发展,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渗透至各项教学环节中,从而给国家输送更多优质的物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问题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李滋文.科技资讯,2020(20)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初探[J].张玲玲.高考,2022(07)
[3]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王鹤.高考,2022(11)
[4]从质疑走向创新——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思考[J].邬晨海.物理通报,2021(01)
[5]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J].刘阳杰.高考,2021(12)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相关理念概述
首先,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学生站在物理学的立场上去探知,了解基础的物理现象及运动之间存在的作用,并与物理的学科意识保持良好的对应关系,同时更强调学生的理解与应用,物理知识的讲授并不是单一的让学生去背诵或者记忆理论知识,而是要放弃因循守旧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阶段发展学生辩证思维以及理解事物的能力,鼓励学生加工处理并分析基础物理概念知识,将物理知识升华成为基础认知,促使学生的良性发展。
其次,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前提条件,学生对物理课程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因为大部分知识点都过于抽象复杂,学生很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好物理知识,需要学生清晰准确的认知事物本质,探索事物之间存在的连接关系,使用相互联系理论解决物理学中潜在的基础现象和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并解决物理课程中的实际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去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去辩证分析及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再次,科学探究。高中物理课程所包含的实验内容比较多,科学实验探究更是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这门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未知物理现象,同时也包含已知规律的再认知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知识及相关规律,同时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最后,科学态度及责任认知。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及责任意识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给物理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要点
2.1建立问题情境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正确认知物理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构建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解题思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物理课程一般会以课堂生成的形式为主,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教学特征,由物理教学的具体内容生成问题情境,确保问题设置的合理性、趣味性,同时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组织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探索,优化物理教学形式。比如,在讲解“磁感应强度”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设定好教学目标,通过该节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该模块的知识内容,并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同学们,在物理学当中是怎样定义磁场方向的呢?可不可以借助磁极N极来检验磁场的强弱呢?”利用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给学生构建适宜的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生成相应的物理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2.2融入训练
教师在创新授课方式时,可将部分训练内容融入教学课堂,使学生在训练阶段不断升华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二者存在的连接关系,引导学生分析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比如,在讲解“摩擦力”这一知识时,可以针对生活中的跑步、拔河等活动,对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2.3过程启发式教学
改善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教师应在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借助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引导,立足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及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行去探索并解决自身发现的物理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我实践及体验过程中启发思维,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比如,在讲解“抛物运动中物体落地面积距离与哪些因素相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明确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使学生以实验的方式展开思索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可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要注重启发引导的形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应用更为科学且合理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师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积极迎合新课改的发展政策,革新物理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及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高度重视核心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思维可以更好的发展,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渗透至各项教学环节中,从而给国家输送更多优质的物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问题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李滋文.科技资讯,2020(20)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初探[J].张玲玲.高考,2022(07)
[3]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王鹤.高考,2022(11)
[4]从质疑走向创新——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思考[J].邬晨海.物理通报,2021(01)
[5]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J].刘阳杰.高考,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