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作者】 刘子剑
【机构】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第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体育教学除了锻炼学生的体魄外,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通过对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学生,关爱学生;教学中精心设计教材,并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挖掘不同的思想内涵,适时引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师德形象;思想内涵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拼搏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但它的后几种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智育是硬任务,为了抓智育而可以不管或少管体育教学。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体育教学除了锻炼学生的体魄外,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显得更为突出,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劳动过程中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它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条: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光荣的体育教师,光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把体育工作看作是神圣的天职和民族的重托,以自己赤诚之心感染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无声的命令,对学生个性的养成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如果教师疲疲沓沓,工作马虎,不拘小节,甚至态度粗暴,那么对学生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工作严谨认真,语言文明、举止大方,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体育教师必须先做到,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关爱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同学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三、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四、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
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与修养逐渐形成的,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一些伟人,科学家注重体育锻炼的典型事例,如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等,让学生明白,实现理想,健康是成功的支柱,否则,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就无从谈起,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跳箱,跳高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进行田径中长跑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各种比赛中,无论胜负,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在运动状态中,学生思想品质中的各种弱点会在身体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如练习单双杠,跳高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在球类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苗头等,教育者应抓住这些不正常心理,及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诱导教育。
五、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引导
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时去教育学生。
耐久跑教学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例如,在实际练习中分析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平时对他们的了解,在处理上应有所区别。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适的同学无需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鼓励其跑一次,使其既能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的工作即可初步解决。
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体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师德形象;思想内涵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拼搏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但它的后几种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智育是硬任务,为了抓智育而可以不管或少管体育教学。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体育教学除了锻炼学生的体魄外,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显得更为突出,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劳动过程中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它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条: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光荣的体育教师,光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把体育工作看作是神圣的天职和民族的重托,以自己赤诚之心感染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无声的命令,对学生个性的养成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如果教师疲疲沓沓,工作马虎,不拘小节,甚至态度粗暴,那么对学生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工作严谨认真,语言文明、举止大方,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体育教师必须先做到,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关爱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同学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三、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四、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
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与修养逐渐形成的,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一些伟人,科学家注重体育锻炼的典型事例,如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等,让学生明白,实现理想,健康是成功的支柱,否则,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就无从谈起,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跳箱,跳高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进行田径中长跑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各种比赛中,无论胜负,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在运动状态中,学生思想品质中的各种弱点会在身体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如练习单双杠,跳高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在球类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苗头等,教育者应抓住这些不正常心理,及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诱导教育。
五、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引导
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时去教育学生。
耐久跑教学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例如,在实际练习中分析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平时对他们的了解,在处理上应有所区别。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适的同学无需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鼓励其跑一次,使其既能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的工作即可初步解决。
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体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