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音乐课教学中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作者】 曹倩倩

【机构】 山东省博兴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音乐是通过耳朵来感受到“美”,音乐不仅有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有音质音色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表达内心对艺术形象的音响想象。随着这种内心的感受,就形成了对音响图像的追求。这种内心听觉越敏锐,就越有助于音乐的表现。音响效果是唯一的依据,而绝非一些故弄玄虚的外部表情与动作。
  【关键词】 听觉训练;重要性;方法

  一、学会聆听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学生注意听,并告诉他们所要听的内容和如何去听,而学生则必须时刻保持听觉的警惕性。在音乐作品中,主要的旋律声部不一定都是在最高声部。如弹奏巴赫的赋格曲时,不仅要让人听到高声部的主题,还要听到中声部的主题、低声部的主题以及对题。即使一首简短的主调乐曲,也要分清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旋律声部中可能还有副旋律,伴奏声部中可能有低音线条及和声层等等。
  二、听觉训练的重要性
  凡是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敏锐的听觉,他们在有意或无意聆听的状态下,其听觉器官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而这种敏感的听觉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因此,学习钢琴,就必须培养学生有敏锐的听觉能力,使之能胜任钢琴音乐的演奏要求。演奏时必须用听觉去判断演奏是否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音乐的变化、力度的层次、节奏的脉搏、踏板的清晰、乐句的均匀、旋律的流畅、风格的准确等等。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音乐听觉,才能检验弹奏的效果。
  三、听觉训练的方法
  1、学会听旋律
  学生在学习演奏时,如何弹奏旋律至关重要。一定要时刻听到自己弹奏的声音,对自己所弹奏旋律的声音、情感,要做到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在听觉的控制下进行。
  在听到完整旋律线条的基础上,演奏时还要注意倾听旋律的流畅性。特别是演奏以某种特定技巧出现的旋律时,不能因技巧的难度而影响旋律进行的流畅性。如手较小的人在弹八度旋律及和声性旋律时,一定要克服困难,保持旋律线条的突出和流畅。另外,任何乐句的旋律在进行时都有其自身的走向和方向点,都有起始音、高低音和收束音,要求学生演奏时一定要自然、合理、准确、有倾向性地走向这个点,完成每一句流畅的旋律线条。
  演奏时,首先要从乐曲的内容出发,仔细研究旋律的性格、情绪、语气及韵味。分清乐句的始与收、起与伏及乐句之间的起、承、转、合等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例如每个乐句都有其自然而普遍的倾向,就像卡萨尔斯说的呈“橄榄形”,如钢琴家傅聪所说的“往中间走”。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句尾的收束。
  2、学会听复调
  在音乐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各声部的旋律要求,在音响平衡的基础上保持各自的明确和自然的流畅,是十分重要的。如过分强调某一声部,就会丧失其他声部,因此,要做到准确地控制好复调作品中各声部之间音响的平衡、流畅、细腻,必须要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要求能够时刻听清每个声部,在听觉的监督下控制每个声部的弹奏。演奏复调音乐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各声部独立的旋律线条。复调作品中,各声部都是独立的旋律线条。学习时首先要分析作品,了解各声部旋律的走向。演奏中必须仔细认真地倾听每个声部的旋律进行和旋律表情。应该先分手、分声部练习,各声部都明确和熟练后,再将各声部叠加一起练习。必须处理好旋律声部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声部都保持好各自的独立性。
  (2)注意听各声部完整的旋律线条。演奏复调作品中的长音和休止符时,一定要注意倾听它与前后音之间的关系。必须保证其声部进行的连贯流畅和完整,不要让长音旋律中的对位声部切断该旋律的线条,致使几个声部混成一个声部。
  (3)注意听清各旋律声部的对话。复调作品的特点还在于各声部之间常常是互相呼应的,如赋格曲中主体在各个声部中的前后对应关系,以及主题与对题之间的呼应关系等等。演奏时一定要将各声部之间对话的语气、情绪等意图表现出来。总之,仔细地聆听,细腻地演奏,处理好各声部的句法关系和声部层次关系,对演奏复调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3、学会听和声
  在音乐陈述中,和声的序进、和声的色彩、和声的紧张与松弛、和声的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中和声色彩的变化,常常决定了音乐段落中的某种表情的变化。和声进行从不协和、不稳定到协和、稳定,使音乐从紧张游移到松弛肯定的过程。
  因此,学习钢琴弹奏还必须训练敏锐的和声听觉。学生在练习时,绝不能对和声变化无动于衷,应该时刻明确音乐中和声的变化,用心领会和声变化与旋律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听觉的控制下,将音乐中的和声变化及和声色彩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
  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对和声的运用是不同的。当弹奏柱式和弦进行的音乐段落时,不仅要清晰地听到每个和声及它的横向序进关系,更要特别倾听和声进行中旋律的线条。在弹奏那些由分解和弦构成的作品中,仍需注意隐伏在旋律之中的和声色彩变化。弹奏印象派作品,更需细致倾听其作品的和声色彩,用不同的手段弹奏出和声色彩的变化。
  总之,音乐是通过耳朵进入人的心灵。只有提高听觉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和欣赏力,才能拥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准确地演奏丰富多彩的钢琴作品,从而能真正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