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教学
【作者】 邓高娇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工作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我国各学段的教学中,教师都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发展教学评一体化,旨在通过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实现教学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意义和策略两个方面,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提质增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
在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下,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开展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促进学生化学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同步提升,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地将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结合,打破了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壁垒,为高中化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意义
随着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深入,为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三维教学目标入手,将授课、学习以及评价三个环节进行紧密的联系,直接通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来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并能够及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因材施教,也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具有动态性与科学性[1]。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策略
1、完善教学制度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就必须重视教学制度的完善,以此来强化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互动以及评价进行结合,即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用来表示量的单位都有哪些?这时多数学生会回答千克、升等,借此教师再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化学中用来表示量的单位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又能够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对学生的评价,以此完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2、创新教学方法
在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积极挖掘教学评一体化中的教育价值。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从教学、自学和评价三个角度,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探索生活中的金属材料”、“掌握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质差别”等课题来展开讨论,这样既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自学,又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针对于教学评价,教师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除了要对学生在收集信息、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态度与积极性,以此来带动学生整体化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3、开发“教、学、评”功能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结合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对教学评一体化的功能进行探究与开发。例如,在进行“化学键”的教学时,可以将教学中的部分内容交给学生去完成,鼓励学生积极将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将化学键的定义、性质等进行梳理,最终能够总结出不同化学键之间所存在的不同特点。而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化学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需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过程进行评价,向学生提出“化合物本身是否存在化学键?”的问题,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能够对化学建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更能够整合不同化学元素之间存在的化学键组合的特点,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理性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此有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
4、补充“教、学、评”内涵
教师在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学评内涵的补充,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出观察者、总结者的作用,在积极探索与开发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所教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以此不断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概念进行探索,随后,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没基础,引导学生回答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需要对这两种材料的概念,性质等进行总结与阐述。当学生完成对比与总结后,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这能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在这一模块内容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对教学评的有效补充。
5、改变教学模式、拓宽“教、学、评”范围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要想有效发挥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就必须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来拓宽教学评的范围。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双向联动的新课堂,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又能够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如何合理运用化学品?”这一课题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以及化学素养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进而能够更加正确的认识化学品的作用,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究能力为基础,意思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促进评价体系的完善,实现教学评范围的有效拓宽。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想让有效的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就必须以更加全面、多元的角度去看待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的不断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余启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0):175-177.
[2]赵春梅,陆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问题与策略思考[J].化学教学,2021(06):37-41.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
在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下,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开展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促进学生化学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同步提升,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地将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结合,打破了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壁垒,为高中化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意义
随着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深入,为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三维教学目标入手,将授课、学习以及评价三个环节进行紧密的联系,直接通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来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并能够及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因材施教,也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具有动态性与科学性[1]。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策略
1、完善教学制度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就必须重视教学制度的完善,以此来强化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互动以及评价进行结合,即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用来表示量的单位都有哪些?这时多数学生会回答千克、升等,借此教师再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化学中用来表示量的单位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又能够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对学生的评价,以此完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2、创新教学方法
在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积极挖掘教学评一体化中的教育价值。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从教学、自学和评价三个角度,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探索生活中的金属材料”、“掌握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质差别”等课题来展开讨论,这样既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自学,又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针对于教学评价,教师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除了要对学生在收集信息、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态度与积极性,以此来带动学生整体化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3、开发“教、学、评”功能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结合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对教学评一体化的功能进行探究与开发。例如,在进行“化学键”的教学时,可以将教学中的部分内容交给学生去完成,鼓励学生积极将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将化学键的定义、性质等进行梳理,最终能够总结出不同化学键之间所存在的不同特点。而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化学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需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过程进行评价,向学生提出“化合物本身是否存在化学键?”的问题,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能够对化学建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更能够整合不同化学元素之间存在的化学键组合的特点,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理性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此有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
4、补充“教、学、评”内涵
教师在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学评内涵的补充,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出观察者、总结者的作用,在积极探索与开发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所教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以此不断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概念进行探索,随后,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没基础,引导学生回答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需要对这两种材料的概念,性质等进行总结与阐述。当学生完成对比与总结后,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这能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在这一模块内容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对教学评的有效补充。
5、改变教学模式、拓宽“教、学、评”范围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要想有效发挥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就必须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来拓宽教学评的范围。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双向联动的新课堂,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又能够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如何合理运用化学品?”这一课题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以及化学素养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进而能够更加正确的认识化学品的作用,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究能力为基础,意思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促进评价体系的完善,实现教学评范围的有效拓宽。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想让有效的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就必须以更加全面、多元的角度去看待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的不断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余启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0):175-177.
[2]赵春梅,陆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问题与策略思考[J].化学教学,2021(06):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