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指导学生看图写话

【作者】 林礼玲

【机构】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大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并能为今后学生作文打下良好基础。面对一图成一景,能说上几句话或写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滔滔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指导学生看图写话训练。
  一、细致、准确地观察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凭借图画细致入微地观察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地想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出示图画后,教师不要急于发问,而是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画面,并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 
  1.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整体感知、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根据图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可以按方位观察由近及远(或由近及远)、由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按主次观察,先主后次,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还可以按事物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
  学生掌握了以上的观察顺序,一经图画出现,就能通过思考,有选择地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学生观察越细致、准确,描述画面就越具体、生动,内容就越丰富、有趣。 
  二、合理、丰富地想象 
  看图写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看图之后要思考 
  如何回答题目或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又要想象如何丰富画面的内容,还要考虑该怎么说,该怎么写。教师应结合画面提出问题,让学生融入生活展开合理的想象,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请爱护花草》一图,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弟弟为什么伸手去摘花?说说为什么不要摘公园里的花?想象一下,红领巾是怎样劝说的?最后,小弟弟会怎么做?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又如:《这个办法真好》一图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小鸡和小鸭子为什么要过河?它们过河会有什么困难?是谁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结果怎样?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细致观察,理解图画内容,丰富思维想象。
  三、生动,那象地说写
  在观察,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说写训练。这一环节也要有序安排,逐步进行,先说后写。
  看图说话,不能盲目下手。教师应先提出说的要求:(1)说清。低年级看图写话,以事、活动为主。可这样问:图上面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就能根据问题,用一、两句话把图意表达出来。(2)说好。要说得有头有尾且有序,要有内容,主次分明。语言丰富独特,用词生动准确,鼓励大胆创新,畅所欲言。(3)听话。不同的学生说同一幅图,学生所用的方法和言辞自然不同。要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在听中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如教学《小熊真可爱》这幅图,先让学生说清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谁,再于什么,再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详细地说一说小熊为什么要拉住爸爸的手,说说小熊不让爸爸砍树的理由,后来的结果会是怎样的,一旁的啄木鸟、松鼠、小兔子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最后,完整有序地说说《小熊真可爱》这个故事。在明确了要求并组织好语言之后就可以进行说话练习了。“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在说话练习时,我安排了小组讨论。个人发言,同桌互说,集体评议的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说,都动口说。小组讨论是让后进生多听多说,在小组中得到学习和帮助,个人发言是让有表现欲的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同桌对口说是大面积展开,让每个人都动口说,集体评议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好,并通过评议学习他人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自己说话和评价的能力。这样就达到了说图的目的。
  在一番说话训练后,将所说的话写下来,似乎并不困难,但也不能马虎应付。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一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同样的一幅图《春天来了》,一年级的同学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竹笋长出来了。小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春天真美啊!而二年级的同学写道: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带着明媚的阳光来到人间。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细如牛毛的春雨飘飘洒洒。柳树垂下了长长的柳条,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粉红色的桃花开了,鲜艳芳香。竹笋偷偷地从地里伸出脑袋来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可爱的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在给人们报信:“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指导学生认真写话,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我的做法是这样的:(1)写前有要求:怎样说就怎样写,准确用词,意思清楚,句子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要工整,不写错别字,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写后要检查等。(2)写中有辅导。学生写话时,教师来回巡视辅导,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发现错误,及时纠正。(3)写后有评议。学生写完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就有评议的必要。形式一般采用指名学生把自己写的话读出来,然后依据要求师生共同评议,也可安排同桌之间互评互议。最后轮到教师手中,写上鼓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四、认真、大胆地读
  读即是学生读写好的稿。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环节。低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喜欢展示自我。写话后读给大家听,既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的写作得到肯定,今后的学习也有了动力。为使学生重视读的习惯。我先引导学生认识读可以发现问题,可以知道使写的话得到修改提高。也为今后中高年级修改自己的习作打下基础。如发现自读-——侧重于熟悉内容,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发现并纠正错漏字句与标点,同桌互读-——针对用词及句子,指出对方写得好与不足之处,小组朗读——-发现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就这样,学生在多形式、有层次的读中,反复地去粗取精,不断提高,完善看图写话。如《这个办法真好》这幅图,一位学生在读后做了这样的修改:(原文)一天,小鸡和小鸭想过河。可是,小鸡不会游泳。小鸭子就找来一块木板让小鸡站在上面。它们顺利地过了河。(修改后)一天,小鸡和小鸭子出来散步。它们想到对岸的小白兔家玩。可是,小鸡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它找来一块木板,说::“就让它带你过河吧。”小鸡点了点头说:“这个办法真好。”小鸭子扑通一声,跳下了水。小鸡也高兴地站在了木板上。它们俩顺利地到达了小白兔的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读出自己的作品,对于习作中哪怕有一个词语、一个词组或是一句话是对的、好的、新颖的,教师都要积极评价,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更有兴趣说说写写。
  总之,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精心指导观察图画,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合理丰富地想象,耐心地指导和训练学生说写,认真听取学生朗读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