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研究

【作者】 罗红标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参考我国当前实施的教育制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不仅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更是领导者。一个班级的管理效率如何,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班级管理效率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所以,研究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这一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分析中,笔者就这一课题展开探索,提出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步入初中阶段后,学生的身心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初中时期也是他们形成三观的重要阶段,初中班主任更需要把握好这一重要阶段,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为了保障班级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和改进管理策略,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尽可能获得学生的认可,保障自己的工作得到学生的支持,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一、树立正确管理理念
  在任何年级段,班主任要保证班级管理效率,前提条件是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初中阶段也是如此。初中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认可自己的管理方式,支持自己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具备合理的管理理念。首先,班主任要坚持以学生为核心,要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通过班级管理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其次,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的作用,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班级管理并非班主任一个人就能完成,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力量。通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管理意识等。最后,班主任还必须关注德育教育,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班主任要树立德育意识,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把德育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素质。
  二、制定班级管理目标
  任何一个班级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那么就会失去方向,学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这会严重影响班级管理效果,更是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在初中阶段,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且让学生认可该目标,保证学生都愿意朝着该目标不断努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高管理质量。在管理目标的制定过程中,班主任要考虑到短期目标,也要关注长期目标。通过短期目标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刺激学生的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建立长期目标引导学生面对学习有持续性的动力和自信,短期目标的实现是长期目标实现的前提,随着一个个短期目标的不断实现,长期目标终会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会感受到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体会到一起进步的趣味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总而言之,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明确目标。
  三、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管理方式。教师要以学生角度为切入点,分析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学生及时纠正错误,避免他们出现逆反情绪。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教师在鼓励学生时要因人而异,要采取个性化引导模式,在管理工作中强化好学生的沟通以及交流,以此来促进师生关系,及时帮学生排忧解难。针对学生的优势,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而言,教师不能批评,而是要引导他们及时改正,不放弃任何学生。
  四、注重班风班貌建设
  要想培养高质量人才,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班服以及学风。在建设班风班貌时,班主任首先要考虑到班级学风这一重要因素。班主任有必要在班级中专门挑选一块区域设置成表扬榜,对于每一次小测试或者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教师可以把他们的名字贴在上面,以此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对其他学生做榜样,之后在潜移默化中让整个班集体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激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努力学习。此外,班主任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位于叛逆阶段,凡是对他们来说感到不顺心的事情,他们都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这就要求班主任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需要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尊重每一位学生,及时表扬并鼓励所有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素质和品德,通过建设良好的班风班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生正位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也非常强,都希望获得老师的认可,得到社会的肯定。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就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要坚持以人为核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不能嘲讽,批判以及谩骂学生,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保护他们的自信,维护他们的自尊。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或相关问题,班主任要思考背后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六、培养得力班级干部
  纯粹凭借班主任一己之力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内部打造班干部团队。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干部团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不同的班干部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角色,发挥着不同的管理作用,他们和班主任共同配合,能够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更高。在选择班干部时,班主任要做到公平公正。选拔完成之后,班主任要明确每一位班干部的具体职责,要保证他们分工明确,同时引导他们相互协调,共同合作。对于所有的班干部,班主任都要制定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一旦他们出现不正确的行为,班主任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对于班干部的优秀表现,班主任要在班级内部及时表扬。通过发挥班干部的优势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从而高效完成管理任务。
  七、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
  从学生角度来看,在他们的成长以及发展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父母是他们的首任教师。所以初中班主任要想保证班级管理效率达到预期,还需要意识到广大学生家长的重要性,班主任需要定期和家长沟通,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他们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性格特征等,以此来形成家校合作的模式,为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奠定良好基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有必要定期的组织学生家长召开家长会,对于学生在校的优秀表现或者优异成绩,都要及时的反馈给家长,保证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等,班主任同样需要及时告知家长,并给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及时帮助孩子纠正不正确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家访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形式,班主任亲自进行家访,这更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还有利于促进家校合作,使得班主任工作深入人心,最终全面推动学生的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成长。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速度较快,而且进入了青春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叛逆心理。班主任在这时更要强化班级管理力度,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法,选拔优秀的班干部,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联系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洪新.关于初中班主任之班级管理艺术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6):176.
  [2]赵萍,袁雪梅.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34):72-73.
  [3]张冬琳.关于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分析[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