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
【作者】 黄邦艳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精神基石。我们将家国情怀教育纳入历史教育,以便学生学习高级的传统文化,了解祖国的历史,并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尊老爱幼和尊重父母的道德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有效地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知识和经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因此,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一种趋势,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
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任何一个时代每个国家的公民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精神品质。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拥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讲究忠孝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家国情怀的基调。家国情怀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和谐友爱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初中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三观、良好的思想意识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历史这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历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成为必要之举,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力军。下面笔者就来详细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充分挖掘历史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材的主要的内容是我国的发展历史以及世界发展历史,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这些教材内容应该进行充分挖掘,调动起学生们的爱国情绪,达到培养家国情怀的教学目的。笔者在进行教学时,会对引用一些历史典故来帮助学生理解忠、孝等传统文化观念。例如教南宋时期的历史知识时,笔者会借助名将岳飞的典故和事迹来进行教学,向学生们讲述“岳母刺字”这一经典的历史典故,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精忠报国”。岳飞一生都想收复失地,让人民安居乐业,他所率领的岳家军始终严守“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纪律。岳飞一生经历大小战役上百,但是从未一败,最后被昏君奸臣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在风波亭。笔者引用这些故事来激发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明白什么是忠、什么是孝,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我也会将一些近代的历史事件作为故事介绍给学生们,激发他们的愛国主义情怀,例如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英雄人物的事迹。我曾经讲过张自忠将军与日本侵略者死战南瓜店的事迹:张将军被敌军重重围困,下属不断地劝告张将军撤退,保留有用之身,以待来日。但张自忠将军并没有听从,最终牺牲在南瓜店,为国捐躯。通过这些感人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先贤的伟大,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学生民族认同感
从民族认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一个国家的建立是以民族为基础的,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因此只有从民族认同角度去培养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我们的目的。并且需要将视角放在“中华”这一个大概念上,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虽然历史上出现了分分合合的过程,但是从现在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不少国家由于民族之间的不和而处于动乱之中。但是我国各民族之间能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真正的大家庭,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一点需要在给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加以强调,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家国情怀。
三、感受国家历史故事
家国情怀不是天生的,是后期培养形成的。除了教师,家长也应该重视这一方面。家长们可以在节假日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展览会,让他们了解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丰富物产。让他们了解到祖国在一天天繁荣,带领他们去看所生活城市的新面貌。使他们萌发出一种自豪感,这是形成家国情怀的第一步。随着学生阅历的增多,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扩大孩子的眼界。从图片、相册、电视中向他们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经典建筑等等。孩子在学校还可以学到祖国优美的语言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国历史上无数的伟大诗人和文学家留下的瑰宝,这些作品是向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另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想要对孩子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则需要家长们进行言传身教,家长自身就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初中生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家长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在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感的过程中,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热爱祖国,在国家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可以义无反顾地冲向前线,用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的感受
文字与语言表达的效果往往不及视听结合的多媒体那般震撼和深入,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提升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深学生们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体会。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因为担心课堂氛围过于死板枯燥,所以经常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视频,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家国情怀的体会。例如在进行《抗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当时我国军民万众一心抵抗日寇的凝聚力,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画面,抗日战争的艰辛以及中华民族不屈服、不投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心。
总之,历史教育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主要前沿领域,家国情怀教育必将以科学和人文精神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历史老师要与时俱进,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在自己的历史课堂中体现家国情怀教育,结合课外活动和现实活动,构建适合教育需要的历史情境,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体验并指导学生把学习意识形态升华到家国情怀同质化的水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
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任何一个时代每个国家的公民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精神品质。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拥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讲究忠孝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家国情怀的基调。家国情怀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和谐友爱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初中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三观、良好的思想意识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历史这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历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成为必要之举,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力军。下面笔者就来详细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充分挖掘历史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材的主要的内容是我国的发展历史以及世界发展历史,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这些教材内容应该进行充分挖掘,调动起学生们的爱国情绪,达到培养家国情怀的教学目的。笔者在进行教学时,会对引用一些历史典故来帮助学生理解忠、孝等传统文化观念。例如教南宋时期的历史知识时,笔者会借助名将岳飞的典故和事迹来进行教学,向学生们讲述“岳母刺字”这一经典的历史典故,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精忠报国”。岳飞一生都想收复失地,让人民安居乐业,他所率领的岳家军始终严守“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纪律。岳飞一生经历大小战役上百,但是从未一败,最后被昏君奸臣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在风波亭。笔者引用这些故事来激发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明白什么是忠、什么是孝,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我也会将一些近代的历史事件作为故事介绍给学生们,激发他们的愛国主义情怀,例如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英雄人物的事迹。我曾经讲过张自忠将军与日本侵略者死战南瓜店的事迹:张将军被敌军重重围困,下属不断地劝告张将军撤退,保留有用之身,以待来日。但张自忠将军并没有听从,最终牺牲在南瓜店,为国捐躯。通过这些感人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先贤的伟大,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学生民族认同感
从民族认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一个国家的建立是以民族为基础的,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因此只有从民族认同角度去培养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我们的目的。并且需要将视角放在“中华”这一个大概念上,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虽然历史上出现了分分合合的过程,但是从现在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不少国家由于民族之间的不和而处于动乱之中。但是我国各民族之间能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真正的大家庭,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一点需要在给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加以强调,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家国情怀。
三、感受国家历史故事
家国情怀不是天生的,是后期培养形成的。除了教师,家长也应该重视这一方面。家长们可以在节假日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展览会,让他们了解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丰富物产。让他们了解到祖国在一天天繁荣,带领他们去看所生活城市的新面貌。使他们萌发出一种自豪感,这是形成家国情怀的第一步。随着学生阅历的增多,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扩大孩子的眼界。从图片、相册、电视中向他们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经典建筑等等。孩子在学校还可以学到祖国优美的语言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国历史上无数的伟大诗人和文学家留下的瑰宝,这些作品是向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另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想要对孩子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则需要家长们进行言传身教,家长自身就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初中生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家长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在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感的过程中,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热爱祖国,在国家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可以义无反顾地冲向前线,用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的感受
文字与语言表达的效果往往不及视听结合的多媒体那般震撼和深入,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提升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深学生们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体会。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因为担心课堂氛围过于死板枯燥,所以经常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视频,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家国情怀的体会。例如在进行《抗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当时我国军民万众一心抵抗日寇的凝聚力,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画面,抗日战争的艰辛以及中华民族不屈服、不投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心。
总之,历史教育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主要前沿领域,家国情怀教育必将以科学和人文精神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历史老师要与时俱进,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在自己的历史课堂中体现家国情怀教育,结合课外活动和现实活动,构建适合教育需要的历史情境,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体验并指导学生把学习意识形态升华到家国情怀同质化的水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