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特殊家庭小学生网瘾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

【作者】 李凤琳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省乡中心幼儿园下华村分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信息化进程持续加快,尤其是手机这一电子产品普及率已接近百分之百,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忽视了互联网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影响。网瘾趁人们不注意时,不动声色地把小学生拉入网络虚拟世界,而特殊家庭中的学生更是容易沉溺其中。
  【关键词】 留守儿童;小学生网瘾;农村家庭

  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步加深。为了给城市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但也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包括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在手机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对学生的诱惑使得学生无法控制自己。这种吸引力跨越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高墙,对孩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手机作为游戏的载体,可以随时使用,其轻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手机游戏依托移动终端实现新媒体的今天,社会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手机用户,包括老师、家长等等,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手机影响。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学生,父母不能陪在身边,不能及时教育和纠正,网瘾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的最大隐患。
  一、特殊家庭学生网瘾成因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特殊家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大规模的社会变革直接导致了众多特殊家庭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也有了飞速发展,这些对每个家庭产生了直接影响。人口在增加,跨省乃至跨国通婚的现象越来越多,家庭稳定性被削弱,尤其容易出现引起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有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父母去世等。特殊家庭在社会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绝对数量也不小。农村的特殊家庭,还有父母外出打工,或者父母中的一个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成为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的提高,互联网在农村逐渐普及,农村的孩子也能上网。虚拟世界中出现的各种诱惑,极大地满足了农村青少年的好奇心。他们想要独立、渴望自我实现、渴望了解世界、渴望得到沟通和友谊、渴望认同。对于农村特殊家庭的孩子来说,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约束力形同虚设,乡村文化生活形同虚设,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比起现实生活,他们更愿意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慰藉,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迷失在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里。
  (二)学生自制力弱
  学生缺乏自制力、缺乏成长引导是特殊家庭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在原因。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与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有直接关系。小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他们无法抗拒网络世界丰富多彩的信息,有趣的短视频,刺激的游戏,可以畅所欲言的网聊。学生从一开始的接触到频繁使用最后沉溺网络停止学习。当家长和老师发现时学生已经深陷其中,想要引导学生戒除会很困难,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控力很弱,前期没有得到明确的成长引导,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更没有戒网瘾的动力。因此,家庭和学校要注意及时关注学生情况,学生陷入网瘾。
  (三)学习压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压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担感和压力感。适度的学业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但若是学生学业压力大,家长期望高,老师期望高,作业多,学生对自己要求高等压力堆积在一起,学生在面临这些压力时,如果管理不当,有时会趋利避害,产生逃避心理。特殊家庭的学生在家庭中几乎得不到什么心理慰藉,解压的方法自然转向了最简单又有显著成效的上网。在互联网上,与网友聊天、浏览信息、看短视频、玩游戏等。一方面是学业的压力和家庭的压力铺天盖地,另一方面是网络世界带来的身心愉悦。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哪一边的诱惑力更大可想而知了。
  二、特殊家庭小学生网络成瘾控制应对
  (一)家庭方面
  父母的努力工作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是,如果因为工作而忽略对子女的陪伴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那就弊大于利了。尤其是在特殊家庭中,家庭本身的性质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没有家人的关心和陪伴,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健康、更快乐的童年,当父母没办法提供实质性陪伴时,电话和视频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比如:经常和孩子语音聊天、视频,倾听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分析问题的原因,共同解决。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因遇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而造成心理压力而没有信心的情况。与家长的积极沟通和沟通有助于学生缓解这部分压力,他们也会感到更快乐,这对成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又如:在家长回家后做一些集体活动,出去玩、一起做游戏等,更能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心情愉悦。这可以进一步降低学生上网成瘾的发生率,并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家长要树立良好的自信、自立、自强的榜样。这也可以帮助孩子减少一开始因为缺乏家庭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和懦弱情绪。随着积极情绪的发展,学生自然有能力抵制互联网的诱惑
  (二)社会方面
  首先建立实名制上网和青少年网络模式。近年来,相关服务对网络环境进行了严格规范,对主要网络平台的观看时间、大部分订阅活动和浏览时间进行了限制。可以有效降低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其次建立活动场所。小学生的兴趣无处不在。他们不仅表现出对互联网的兴趣,对运动方面也有很大热情。“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运动不应该只是口头上的,而必须在真正的运动中去实践。小学生的精力是无限的,运动不仅可以分散他们的一些精力,还可以给他们带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政府有关部门在社区建设适合青少年休闲娱乐的体育设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最后开发健康的游戏。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坏处就有好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想要把网络从学生成长过程中完全剔除是不可能的,不如开发一些可以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的健康的网络游戏,比如把知识和传统文化融入游戏中的猜成语、趣味数独、围棋和象棋的在线对抗等等,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游戏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双重喜悦。
  (三)学校方面
  小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对小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可以定期召开班会。主题班会能快速向小学生提供网瘾相关知识,针对性更强。根据学校要求,在班会前,让学生提前了解上网的弊端。班会期间,让优秀的同学充当小主持人,让同学们充分参与进来,把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引导同学们自主了解网络依赖的利弊,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除了班会,学校还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在主题班会上发言,与学生分享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并邀请学生在讲座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想法。班会结束后,带领同学们将班会主题内容分享给家人,增加对网瘾的认识,扩大会议的影响。
  此外,教师还要挖掘学生个人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最大程度的发展自己的潜能,像他们心中渴望成为的人物靠拢。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欲望,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欲望大多是通过言语和身体来表达的。作为一名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小学生的特点,能够发现他们的长处,发掘他们的才能,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通过这种方式,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互联网转移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上。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特殊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情况比较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学生能力薄弱,还有缺乏父母陪伴和正确的引导以及网络平台本身的吸引力等问题,综合起来导致学生沉迷于网络。只有更好地了解网络的本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同时,家人的关心和陪伴、正确的网络引导、学校和社会的忠实等都可以帮助学生远离网瘾。
  参考文献:
  [1]陶丽琴.小学生网瘾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2019.
  [2]吴佳.特殊家庭学生手机网瘾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2019.
  [3]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网瘾环境成因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6):3.
  [4]金慧.小学生网瘾的心理成因及教育对策[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