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利用地理综合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乙卷)为例

【作者】 张化福

【机构】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高中地理综合题具有分值更大、设问更灵活、考察方向更广、对学生综合思维要求更高等特点,对考察学生地理基础、情境应用、信息筛选和提取、地理逻辑思维培养、文字表述和专业术语表达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中学生在地理综合题解答中存在较多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网络与常规答题模板的建立、问题设问方向的分析、图文材料的分析和获取、精简的语言组织等。
  【关键词】 地理综合题;常规建模;特殊情境;核心素养

  一、综合题在高考地理中的比例和意义
  在高考地理中,综合题是试卷考查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学生答题时间分配来看,综合题答题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因素较多,如书写速度、审题习惯、答题技巧等。对考察学生地理基础、情境应用、信息筛选和提取、地理逻辑思维培养、文字表述和专业术语表达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于选择题,综合题具有分值更大、设问更灵活、考察方向更广、对学生综合思维要求更高等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20年版)要求: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考生对地理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综合题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学生在地理综合题解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考试或答题过程中,综合题也最容易暴露学生在地理学中的问题。目前,高中学生在地理综合题解答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不重视材料和情境信息。一味从知识储备和答题模板里搜索答案,导致答非所问或答案缺少针对性;
  2.审题不清,对问题设置里的行为动词理解不透。如说明、简述、分析等行为动词不同,对考生作答的地理逻辑性和过程性要求也不同,考生理解不透行为动词,导致答案出现缺乏逻辑性或过度累赘;
  3.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地理综合题一般以材料+图表的形式出现,因此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字和图片解读能力。
  4.对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类型缺乏归纳。地理综合题常见设问类型一般包括区位(原因)类、特征类、影响(意义)类、措施类等方面,学生容易将区位和影响混淆,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5.组织答案不规范。地理综合题的答案有较强的逻辑性,故学生的作答也应具有条理性和层次性,特别是过程性描述的答案组织,更要具有逻辑性。此外,也要注意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述。
  三、高考中地理综合题的解答策略
  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训练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对考生情境材料的筛选获取、设问方式的分析、知识储备的调动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网络与常规答题模板的建立、问题设问方向的分析、图文材料的分析和获取、精简的语言组织等。以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乙卷)第36题第(1)问为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政府从2001年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即企业在建设海水淡化厂时,兴建以地中海丰富的天然气为能源的发电厂,且并入国家电网(由进口煤炭发电支撑,成本较高)。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区已建成5家这样的海水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相当于全国淡水用量的1/3,且被统一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优先利用。以色列政府于2022年启动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以缓解最大水源地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状况。右图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网络的分布。
  (1)说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6分)
  1.常规设问类型与建模
  地理综合题虽然考察方向更广,设问更灵活,但是通过归纳总结,不难发现期中规律,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类型可概括为:区位(原因类)、特征类、影响(意义)类、措施类等。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做好题目分类归纳及常规建模。所谓常规建模,是指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并构建知识网络,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并建立答题模板,增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储备,让学生在综合题解答过程中根据情境材料和设问类型掌握大致方向,不至于无从下笔。
  该题设问非常灵活,用行为动词“说明”将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分布特点和区位条件连接起来,按设问类型为特征类题,问题为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但特点前又有“区位”,海水淡化厂属于工业范畴,故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涉及工业的区位条件,关于工业的区位条件的知识网络和常规模板如下:












  结合材料和常规模板,海水淡化需要海水资源,而且对技术要求较高,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由此,学生可得出常规答案:海水资源丰富;有技术和资金支持。
  2、特殊情境与常规模板结合
  常规模板反映的是地理环境的普遍性以及学生处理地理问题的一般思维,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处理地理问题时要从实际出发,关注小区域的特殊性,而这种小区域的特殊性往往会在情境和图表材料里体现,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解读和分析材料,根据设问内容在材料中筛选和提取有用信息。
  材料中提到: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政府从2001年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以色列政府推行海水淡化,是政府行为,有政策的支持;其主要目的是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水资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考生可在常规答案的基础又得出以下答案:政府政策支持;用水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结合图片信息:以色列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即以色列西部沿海地区,此为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分布特征。地中海沿岸海水资源丰富;城市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中海沿岸,与海水淡化厂分布一致,资金、技术由保障,基础设施完善。
  3、设问方向分析
  准确分析设问是正确答题的前提条件,地理综合题往往由行为动词、主语、限定词、连词等组成。行为动词往往决定了所表述的答案是否具有逻辑性、过程性或因果联系。主语是地理范围的限定,往往具有时空特征,为思考范围提供方向。限定词表示设问方向,一般限定答题的角度。连词如并、或、和等,决定了问题的数量。


























  本题题目为“说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主语是以色列海水淡化厂,限定词是“区位特点”,因此答题方向是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分布的区位条件(原因),行为动词是“说明”,因此答案要要有因果联系和逻辑关系。
  4、组织答题方向和粗略答案
  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此题的答案基本明了,考生可以粗略组织答题方向和答案如下:













  4、精简和规范语言,组织答案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精简和规范语言,最终组织答案如下:以色列西部临海,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淡化厂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西部;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大,气候相对适宜,人口密度较大;靠近重要城市和一般城市,用水需求量大,市场广阔;靠近城市,能为其提供基础设施、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持;邻近供水管道,便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
  四、总结与思考
  地理综合题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前期可能会面临时间紧缺、学生急于求成等问题。但是,地理本身就是基于实际并服务于生活的科学,所有的问题都围绕情境材料展开,在情境中体现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在问题中考察逻辑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所以,通过常规设问类型与建模、特殊情境与常规模板结合、设问方向分析、组织答题方向和粗略答案,最后进行精简和规范语言,组织答案等一系列措施,让学生审题、答题更加规范有序,从而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20年版)。
  [2]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