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卢顺成
【机构】 广西那坡县龙合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现阶段越来越强调人才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地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学生识记一些基础知识,也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动手解决一些问题,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状况并不是很好,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文就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教育的质量决定了国家发展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双减”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立德树人是我国一直以来教育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主要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依旧坚持错误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无法意识到地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不利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学生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学生在地理学科中无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发现问题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更好地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不利于日后在社会上应对种种挑战,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分析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1 教师教育观念陈旧错误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深刻领悟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思想理念,他们依旧坚持错误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虽然地理学科并不是主科,但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这些教师就认为学生一定要多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更多的应试技巧,这样在以后的中考和高考中才会更有优势。这样陈旧错误的应试教育观念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巨大,并且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成长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可能很好,但是之后很有可能会成为书呆子,因为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地理知识的应用,学生只会做题,并不会将其灵活应用于生活实际。此外,很多教师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总是操纵整个课堂,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自身错误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前并不会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不管本节课内容是哪一方面,这些教师都会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自己讲解为主,并不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无比,学生不愿意参与互动,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也很浅显。此外,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点,教师并不会创设相应的情境,导致学生很难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教师多媒体使用不恰当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辅助作用。地理是一门具有趣味性的学科,其中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包括很多形象化的知识,比如板块的运动,地球的公转自转等等,只靠教师自己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克服这一难题,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多媒体。一方面,有些有经验的老教师认为不需要加入科技的元素,自己就能讲清楚知识点,平时也不愿意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虽然愿意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但是在课堂上总是把握不住重难点,过度依赖多媒体,不能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过于表面和浅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教师不够重视生活化教学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意识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不能意识到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的作用,这些教师忽视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虽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的知识点很宏观,但是只要教师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采用恰当的方式就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 合理使用多媒体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重视,更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地理学习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拉近学生的生活与地理的距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给学生搜索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的相关地理知识,呈现一些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本章的知识点,并且可以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2.2 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力度,要意识到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根据相应的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会更加有趣味性,自身也会更加地投入,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很好地被激发,且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会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和发展,由于所创设的情境贴近生活,学生也会在之后的生活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这样的地理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时,由于本章是关于亚洲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联系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亚洲的自然地理。
2.3 开展户外教学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要经常开展户外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感官进行学习。地理学科是一门与自然和人文密切联系的学科,只在课堂上学习死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要意识到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是更加有益的。在开展户外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户外实践,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户外的实践学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够很好地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进行调查,例如对身边的居民的宗教信仰等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身边的地理。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再继续坚持错误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要多学习多总结多反思,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讲座和培训深刻学习领悟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与落实方法,在参加教研活动时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开展教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地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并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生.浅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经验与实践[J].智力,2021(16).
[2]柯树林.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学苑教育,2021(5).
[3]王淼.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18).
[4]聂辉.探究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应用[J].山东教育,2022(10).
【关键词】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教育的质量决定了国家发展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双减”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立德树人是我国一直以来教育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主要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依旧坚持错误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无法意识到地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不利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学生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学生在地理学科中无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发现问题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更好地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不利于日后在社会上应对种种挑战,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分析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1 教师教育观念陈旧错误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深刻领悟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思想理念,他们依旧坚持错误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虽然地理学科并不是主科,但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这些教师就认为学生一定要多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更多的应试技巧,这样在以后的中考和高考中才会更有优势。这样陈旧错误的应试教育观念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巨大,并且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成长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可能很好,但是之后很有可能会成为书呆子,因为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地理知识的应用,学生只会做题,并不会将其灵活应用于生活实际。此外,很多教师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总是操纵整个课堂,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自身错误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前并不会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不管本节课内容是哪一方面,这些教师都会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自己讲解为主,并不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无比,学生不愿意参与互动,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也很浅显。此外,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点,教师并不会创设相应的情境,导致学生很难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教师多媒体使用不恰当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辅助作用。地理是一门具有趣味性的学科,其中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包括很多形象化的知识,比如板块的运动,地球的公转自转等等,只靠教师自己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克服这一难题,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多媒体。一方面,有些有经验的老教师认为不需要加入科技的元素,自己就能讲清楚知识点,平时也不愿意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虽然愿意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但是在课堂上总是把握不住重难点,过度依赖多媒体,不能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过于表面和浅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教师不够重视生活化教学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意识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不能意识到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的作用,这些教师忽视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虽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的知识点很宏观,但是只要教师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采用恰当的方式就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 合理使用多媒体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重视,更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地理学习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拉近学生的生活与地理的距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给学生搜索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的相关地理知识,呈现一些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本章的知识点,并且可以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2.2 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力度,要意识到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根据相应的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会更加有趣味性,自身也会更加地投入,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很好地被激发,且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会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和发展,由于所创设的情境贴近生活,学生也会在之后的生活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这样的地理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时,由于本章是关于亚洲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联系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亚洲的自然地理。
2.3 开展户外教学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要经常开展户外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感官进行学习。地理学科是一门与自然和人文密切联系的学科,只在课堂上学习死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要意识到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是更加有益的。在开展户外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户外实践,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户外的实践学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够很好地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进行调查,例如对身边的居民的宗教信仰等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身边的地理。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再继续坚持错误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要多学习多总结多反思,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讲座和培训深刻学习领悟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与落实方法,在参加教研活动时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开展教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地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并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生.浅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经验与实践[J].智力,2021(16).
[2]柯树林.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学苑教育,2021(5).
[3]王淼.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18).
[4]聂辉.探究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应用[J].山东教育,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