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作者】 陈 琳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盐津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中间也经历了很多的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这其中,关于语文阅读的教学内容改革就是其中需要优先进行的,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阅读,这关系到学生后续语文生涯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加大关注和改革的力度。本文主要从分析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以期有所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

  阅读的能力是需要从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的,学校的阅读教学更是予以学生学习在阅读方面建立起系统的方法,这对学生后续在语文的学习甚至是未来整体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但是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并不了解这一点有多重要,他们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和全面发展都无比重要,这就是促使对阅读教学发起改革的重要原因。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僵化
  在目前的情况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僵化的教育模式。例如,教师往往把大量时间花在备课上,这可能会保证课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却使整个教学过程僵化而不灵活,难以体现出活力和灵活性,从而导致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丧失了探索知识的兴趣,这又反过来导致模式变得更加僵化,这对最终的教育质量和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1.2 教师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
  小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回答问题非常积极。由于教师必须在课上教授所有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知识,而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如果讲课后有多一点时间,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阅读课文。如果没有多余的时间,则由教师自己读课文。大多数教师在分析阅读时告诉学生他们的主观想法,然后要求他们记住这些想法并写在笔记本上。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有效语言阅读能力,还严重阻碍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
  大多数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自我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较差,认为他们在教学时只要按照课程表的要求去做就行了。事实上,阅读能力需要从小培养。由于大多数语文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的方法,其结果是小学生往往不能理解与课堂内容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材料。此外,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视教科书,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策略和方法
  2.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止是阅读的教学课程,任何教学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续的教学过程和步骤才可以相对更为顺利地进行。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激起对阅读学习的兴趣,那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踏入校园,要使他们可以逐步适应小学阶段相对正规的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过程。
  在学生开始接受系统的指导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教授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阅读方法。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文字可以引起学生无尽的想象,这又锻炼了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教师在备课前应认真准备阅读内容,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沉浸其中,从而才可更好地培养阅读的兴趣。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现代技术资源
  在新课程中引入现代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潮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从而获得教学的进步与创新。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改革的促进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应积极引入现代技术,使其更具资源优势。例如,在讲解有关古诗课程时,可以将其他背景资源整合到MOOC资源中,如关于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学生在预习和复习时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者在诗中的思想和情感,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2.3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改革阅读教学方法时,应注重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读物与语文阅读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有关的课外读物,比如根据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图文并茂的材料。丰富的课外读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知识独立地运用起来,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更好地锻炼自己建立系统的阅读方法的能力。
  在周末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阅读任务,并在下周一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在周末阅读的课外资料。通过分享和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课外读物,在介绍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而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结束语
  总之,现在的小学生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因此,在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进行改革时,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确保小学生真正喜欢阅读。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利用适当的时机,全面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
  参考文献:
  [1]郭丽燕.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学周刊,2020(19):133-134.
  [2]张缤香.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21(68):34-36.
  [3]郭丽所.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刍议[J].名师在线,20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