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作者】 陈秀君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龙阳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轻松与快乐学习,小学数学教师也是如此。文章以此为背景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期满足“减负提质”的教学需求。教学结果表明,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有重要意义,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数学综合素质。基于此,文章从数学教师讲解数学知识、指导学生解题、指导学生复习三个方面简要阐述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渗透策略。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

  在“双减”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保证学生学习质量,这就需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以及依靠刷题而获得能力提升的学习方式,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重要手段。但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践行“双减”政策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故此,本文依据小学数学教学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就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讨论。
  一、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专注数学知识如概念、公式等内容的讲解,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上。众所周知,小学生受到学习经验、年龄等因素的限制,数学思维水平较低,习惯性运用机械式思维去分析问题、吸收知识。特别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遇到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经常凭借“蛮力”死记硬背,比如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公式等。虽然从表面上看,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但是并不理解,所以在应付一些简单的问题时直接套用就能解决,而遇到一些稍微灵活、复杂的问题时就不知道从何着手。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降低,学习质量也在不断下降。而渗透数学思想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思路背后的本质,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不仅让学生有清晰的解题思路,而且使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框架。有了这样的数学思维作支撑,学生解题效率会极大地提升,数学学习水平与综合素质也会大幅度提升。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讲解数学知识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基础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占据很大比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概念教学、公式教学、定理教学等。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与记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数学公式时渗透符号化思想。数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符号化世界,处处都是符号,比如用符号推理论证,用符号展开计算,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等。如讲解“长方体周长公式”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测量某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对它们进行整合,计算出最终周长。在学生得到结果后,教师让学生用“a”表示长方体的长,用“b”表示宽,用“h”表示高,推导出长方体周长公式。结合实践过程与计算结果,学生推导出长方体周长公式为C=4(a+b+h)。这样一来,学生既在记住了公式也理解了其本质,在学习中或生活中再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灵活运用这样的公式去求解。
  (二)在指导学生解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时不能只追求这道题的结果,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解决这道题掌握解决这类题的方式方法,即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应合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数形结合思想。比如在指导学生审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边读题边画图,这样数量关系就能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可以快速找到突破口。而且在审题时以画图的方式呈现信息,可以助力学生有效挖掘其中隐藏的信息,也能最大限度避免无效信息的干扰。例如,教师在讲解“植树问题”“火车过桥问题”“路程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让学生一边读题一边画图,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在已知条件与待求问题之间建立关系,做到准确解题。
  (三)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指导学生复习、汇总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几何图形面积公式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极限思维思想。具体来说,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先展示梯形的面积公式即“S=(a+b)×h÷2”,然后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想象,如缩短梯形上底的长度至无限小,即接近于零,这样图形就变成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也由“S=(a+b)×h÷2”变成“S=(0+b)×h÷2”=底×高÷2,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同样,运用这样的思想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直接抛给学生数学概念、公式以及解题方法,还要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理解数学知识本质的基础上去接受知识和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与综合素质,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柯丽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策略[J].名师在线,2023(04):23-25.
  [2]杨娟.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