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晓波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一刀切”的作业影响了高效课堂和让每个学生都能“个性”成长的实现。笔者就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谈几点思考,涵盖化学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策略。
  【关键词】 作业设计;原则;策略

  化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还是学生强化化学知识与技能和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但是在中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依然以旧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作业,教师不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留作业,通常缺乏对作业功能的思考,集中表现在重复性、超前性、机械性和随意性。这形成了很多问题,比如成绩好的学生精力浪费,成绩差的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出现厌学、叛逆、偏激的情绪等等。“一刀切”的作业也影响了高效课堂和让每个学生都能“个性”成长的实现。
  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初探》小课题研究,旨在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作业,让学生在快乐幸福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个性”成长,提高本校化学教育教学质量。这里就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谈几点我们的思考。
  一、化学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师要转变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作业设计。作业不仅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而且还是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讨论、实验、体验和交流等。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的化学作业,应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
  二、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即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分成不同内容、不同标准、不同模式和不同分量的作业。也可以把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成有一定难度梯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同时对作业的评价也要相应进行分层评价。
  (二)是培养兴趣的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体验到寻见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三、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是作业设计分层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从多方面考虑,比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作业的难度、作业的要求、作业的量、完成作业的时间等方面。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作业的设计应当达到鼓励和指导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学能力有待提高但思维能力比较敏捷的学生,作业的设计应当达到督促学习的作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作业的设计应当达到知识拓展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是作业设计具备一定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阅读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的内容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例如:教材中的“空气质量日报、预报”,“认识服装的标签”,“候氏制碱法”,“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等等。
  2.口头表达作业。主要是识记内容的复述:例如,元素化合价,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等。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某一概念、原理、实验现象。学生在完成这种作业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作业。以教材上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主,例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收集有关空气污染、温室效应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如测定酸雨的ph、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废旧电池的回收等等)、参观学习(参观净水厂等活动)。也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实践作业,如收集瓦斯爆炸的实例资料,调查研究河流水质等。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真正体观了化学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目的。
  4.探究作业。以教材上的“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和“单元探究活动”为主,例如“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取明矾晶体”,“制作叶脉书签”,“白纸显字”等。教师也可适当创新,如开展“鸡蛋雕花”,“红色喷泉”,“番茄电池”等实验。家庭小实验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起来,扩充学校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明银。浅谈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4):11
  [2]叶兰,王丹.“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探索[J].中学化学,2022(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