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探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实践
【作者】 胡昌琼
【机构】 广西那坡县坡荷乡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新时代民主文化持续性发展的背景下,当今学生的思维活动、个性心理的突出、民主意识逐渐提高。初中生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样也是难以揣测的,其具体体现在他们对民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这种追求也呈现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的主阵地,这一阵地若是出现问题,哪怕只是一丝丝极为细微的因素,那么便会对其整体的学习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将科学、民主的思想渗透到班级管理之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和谐。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制度构建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其角色在班级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一些班主任观念落后,坚持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独裁的方式管理班级,与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关系,这违背了现代教育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班级管理的要求,必须改变观念,采取各种形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的管理环境。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必须不断地自我完善,以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教师可通过借鉴、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方式来提升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班主任可适当进行“权力下放”,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借助班委的力量。比如,在成立班委会时,班长可以用竞选的方式进行选举,然后再由班长进行组织学生共同拟定班会,由学生们投票选出其他班委以及制定班级规章。班级章程规定了同学们应遵循的规则和应享受的权益。在此情况下再成立一个监察组,负责对班干部的日常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还可在班里设立意见箱,由班委将众学生的意见收集起来,并向班主任进行汇总报告。这种方法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又可以使同学们在班级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为民主且更具成效。
此外,在经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同学因各种各样的小事而和班长发生争执,部分同学们认为班长就是老师的“探子”,一直在和自己作对。而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感受到班长的辛苦,教师可将班长这个职位在班级中依次轮换,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去担任“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要检查、记录、管理班级纪律、值日卫生、课内外作业、两操集会等日常活动,并及时与各科老师、班主任沟通。一天之后,“值日班长”会亲身体验到了班长的辛苦,而学生的不良思维和行为都能得到及时纠正,其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此种健全的轮岗制度使课堂民主管理呈现出其独有的魅力。
二、个性化定制方案点亮德困生成长之路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其渴望得到长辈、教师的肯定,得到周围人的关爱,因此,“爱”是促使其由消极状态转向积极状态的主要因素。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消极状态,教师可采取“对症下药”的转化策略,从导致学生消极负面的原因入手,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经历量身定制转化方案,以关爱呵护他们成长,促使其真正朝向着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进行转化。
小A原本是一名活泼开朗的男生,不过在新年后新学期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的情绪显得尤为低落,其整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都处于一种消极负面的状态。笔者曾暗自询问过其周边的同学,却无一人知道其为何会变成这样。而在与其父母进行电话联系的时候,其父母表示去年过年时他们因工程问题并没有归家,这个年小A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而听其爷爷奶奶说,小A在寒假那段时间常常都是外出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家,爷爷奶奶也管不住他。
听到这里笔者心中大概有数了,于是私底下找到小A沟通,半小时的心理疏导下来才知道小A过年那段时间经常去打游戏,因为他认为家里面没有人气、没有烟火气。这是典型的留守症状。于是笔者告诉他:父母新年未归也是出于无奈,他们不是学生,他们除了有待赡养的父母,还有待哺育的孩子,你或许觉得父母没有回家是冷落自己、是不爱自己,但相反,这正是他们对你爱得深层的体现,而你也应理解这一点,并且用功学习,以免自己今后也如父母一般身不由己……
三、强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以崇高精神鼓舞人心
精神文化是班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是一种普遍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它集中体现在班级学风、班风、班级人际关系、班级舆论等各方面。
(1)建立积极正面的班级舆论风向
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是形成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集体的关键,它有着制度所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一种深层的精神文化。根据初中生对网路的喜好,也为了能够与学生之间开展更为平等和谐的互动、与他们建立信任,教师可设立“班级博客”,让学生们自行选择,并自行订定班级部落格的管理方法,每周安排一两个专题讨论,并作一次总结。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上的部落格也成了资讯的传播及班级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2)培养良好学风和班风
班风是指风气、作风,是班级学生的感情愿望、心理状况的综合体现,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级风气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就像一个熔炉,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如,在班级因卫生等方面被通报批评后,教师便可将当天定为班级的“班耻日”。学生们便会用自己的行动来洗刷他们的“耻辱”。这就是现实,给学生们敲响警钟,让他们有一种危机感,未必是一件坏事。再如,班级运动会等方面在学校里取得了好成绩,教师也可将这一天确立为班级的“班庆日”,以此激励学生们砥砺前行。“班庆日”和“班耻日”的设置,都是为了使班风更加健康、更加团结。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同时也是协助学生高效进行各学科学习的关键点。而班级管理的方式尚且不止于此,更多的创新管理手段还有待诸位班主任在日常的统筹管理中去进行持续性的思考,这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蹴成的,此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婷.隐形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5):78-79.
[2]薛蓓.人文关怀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践思考研究[J].学周刊,2023(4):163-165.
[3]黎伟.基于幸福教育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3(3):0137-0139.
[4]张小波.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3):0105-0108.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制度构建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其角色在班级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一些班主任观念落后,坚持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独裁的方式管理班级,与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关系,这违背了现代教育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班级管理的要求,必须改变观念,采取各种形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的管理环境。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必须不断地自我完善,以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教师可通过借鉴、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方式来提升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班主任可适当进行“权力下放”,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借助班委的力量。比如,在成立班委会时,班长可以用竞选的方式进行选举,然后再由班长进行组织学生共同拟定班会,由学生们投票选出其他班委以及制定班级规章。班级章程规定了同学们应遵循的规则和应享受的权益。在此情况下再成立一个监察组,负责对班干部的日常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还可在班里设立意见箱,由班委将众学生的意见收集起来,并向班主任进行汇总报告。这种方法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又可以使同学们在班级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为民主且更具成效。
此外,在经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同学因各种各样的小事而和班长发生争执,部分同学们认为班长就是老师的“探子”,一直在和自己作对。而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感受到班长的辛苦,教师可将班长这个职位在班级中依次轮换,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去担任“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要检查、记录、管理班级纪律、值日卫生、课内外作业、两操集会等日常活动,并及时与各科老师、班主任沟通。一天之后,“值日班长”会亲身体验到了班长的辛苦,而学生的不良思维和行为都能得到及时纠正,其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此种健全的轮岗制度使课堂民主管理呈现出其独有的魅力。
二、个性化定制方案点亮德困生成长之路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其渴望得到长辈、教师的肯定,得到周围人的关爱,因此,“爱”是促使其由消极状态转向积极状态的主要因素。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消极状态,教师可采取“对症下药”的转化策略,从导致学生消极负面的原因入手,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经历量身定制转化方案,以关爱呵护他们成长,促使其真正朝向着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进行转化。
小A原本是一名活泼开朗的男生,不过在新年后新学期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的情绪显得尤为低落,其整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都处于一种消极负面的状态。笔者曾暗自询问过其周边的同学,却无一人知道其为何会变成这样。而在与其父母进行电话联系的时候,其父母表示去年过年时他们因工程问题并没有归家,这个年小A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而听其爷爷奶奶说,小A在寒假那段时间常常都是外出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家,爷爷奶奶也管不住他。
听到这里笔者心中大概有数了,于是私底下找到小A沟通,半小时的心理疏导下来才知道小A过年那段时间经常去打游戏,因为他认为家里面没有人气、没有烟火气。这是典型的留守症状。于是笔者告诉他:父母新年未归也是出于无奈,他们不是学生,他们除了有待赡养的父母,还有待哺育的孩子,你或许觉得父母没有回家是冷落自己、是不爱自己,但相反,这正是他们对你爱得深层的体现,而你也应理解这一点,并且用功学习,以免自己今后也如父母一般身不由己……
三、强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以崇高精神鼓舞人心
精神文化是班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是一种普遍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它集中体现在班级学风、班风、班级人际关系、班级舆论等各方面。
(1)建立积极正面的班级舆论风向
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是形成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集体的关键,它有着制度所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一种深层的精神文化。根据初中生对网路的喜好,也为了能够与学生之间开展更为平等和谐的互动、与他们建立信任,教师可设立“班级博客”,让学生们自行选择,并自行订定班级部落格的管理方法,每周安排一两个专题讨论,并作一次总结。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上的部落格也成了资讯的传播及班级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2)培养良好学风和班风
班风是指风气、作风,是班级学生的感情愿望、心理状况的综合体现,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级风气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就像一个熔炉,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如,在班级因卫生等方面被通报批评后,教师便可将当天定为班级的“班耻日”。学生们便会用自己的行动来洗刷他们的“耻辱”。这就是现实,给学生们敲响警钟,让他们有一种危机感,未必是一件坏事。再如,班级运动会等方面在学校里取得了好成绩,教师也可将这一天确立为班级的“班庆日”,以此激励学生们砥砺前行。“班庆日”和“班耻日”的设置,都是为了使班风更加健康、更加团结。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同时也是协助学生高效进行各学科学习的关键点。而班级管理的方式尚且不止于此,更多的创新管理手段还有待诸位班主任在日常的统筹管理中去进行持续性的思考,这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蹴成的,此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婷.隐形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5):78-79.
[2]薛蓓.人文关怀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践思考研究[J].学周刊,2023(4):163-165.
[3]黎伟.基于幸福教育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3(3):0137-0139.
[4]张小波.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3):010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