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美好未来
【作者】 黄 琴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逐渐习得、养成的。习惯是一个人做事时自然流露出的行为惯性。习惯作用巨大,影响一生,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贻害终身。“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养成好习惯,正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一、专心听讲,主动发言的习惯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学生专注力差,上课不专心,做题不认真,就无法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成绩自然提不上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必须让学生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听讲,调动多种感官去参与。听课要“四到”,眼到:多观察;心到:多领会;口到: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真实想法;手到:多动手操作,勤记笔记,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
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课前要做好准备,课后要及时巩固。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有针对性地听讲,不至于过分依赖老师。课后复习,才能温故知新、夯实基础。根据遗忘曲线及时复习,才能牢牢掌握知识。
三、自主学习,独立作业的习惯
研究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很高的自觉性。主动学习是一种能力,要求定好学习计划,独立完成作业,主动解决学习问题,有条理地展开每一天的学习。“双减”之后,在校时间更长,自主学习能力越强的,越能够适应无人监督、自主安排的学习氛围。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学习的自觉性。
四、勤于思考,大胆提问的习惯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学习,否则长期懒于思考,就会积懒成笨,不愿意主动付出努力来改变自己。学习就要多动脑,善于思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断攀登学习上的一个个高峰。学问、学问,勤学善思,不懂就问,不给学习留死角,今后会进步得更快。
五、收集错题,查漏补缺的习惯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学习一定会遇到困难,做错不可怕,没学好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知道自己没学好,还要想办法“补救”。将平时和考试中的错题记录下来,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找出出错点,是基础知识不牢,审题不细心,还是方法不对头?然后反复纠错,举一反三,避免同样的题目再次做错。没学好、没领悟的地方,要回头再学。将基础知识弄懂、悟透,多练几道同类型的习题,找出此类题的共性、通法。
六、管理好时间,自我约束的习惯
俗话说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学霸都善于管理时间,不会因为贪玩而耽误学习,对于每一天怎么学,每一科怎么提高,都心中有数。珍惜时间的学生,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上去了,就能学到更多,学得更好。但凡有所成就者,必定具有极强的自律精神,为了心中的梦想舍弃当下的快乐。一个人若真想做成一件事儿,就应该立马行动,排除万难,不遗余力,在每一个想要放弃的瞬间咬牙坚持,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追求卓越。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自律终将固化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觉。引领学生找到心之所向,督促学生自律自制,奔赴一场日积月累的追寻。
七、不断反思,追求卓越的习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光学习不练习,只练习不反思,都不利于学习。反思,是对学习的回顾,对自我的反省,要反思学习方法对不对,反思学习状态好不好,反思解题方法是否最简?反思今天学了什么,明天要解决哪些疑惑,反思今天学得是否高效,明天能否做得更好?反省是成功之母,找出学习上的障碍、犯过的错误,再揪出原因,加以改善,必然有所收获。
八、学习用品,妥善整理的习惯
调查表明,收拾整理习惯好的学生,其成绩会好于习惯差的学生。观察身边成绩好的学生会发现,他们书桌上的东西多而不乱,要用什么马上就能翻出来。“整理”的意义,远不止让空间变得干净整洁,更能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从上课到写作业,从复习到整理笔记,从反思学习到制定计划,都能做到井井有条,心中有数。
九、坚持阅读,坚持锻炼的习惯
学习成绩优秀的背后,是强大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也是强健的身体作为基础。坚持阅读和锻炼,不仅能丰富课余生活,更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长期运动的人,大脑发育得更好,内心会更加强大,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好成绩从好习惯开始,让阅读和健身成为一种习惯,阅读让人告别平庸、健康成长。
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是的,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的行动。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了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了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刻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今日的习惯,决定学生明天的前途。因此,在今天的学习中,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热爱劳动的习惯;以礼待人的习惯;坚持锻炼的习惯,理解、宽容的习惯;细心观察的习惯……
常言道,“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习,还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一、专心听讲,主动发言的习惯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学生专注力差,上课不专心,做题不认真,就无法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成绩自然提不上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必须让学生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听讲,调动多种感官去参与。听课要“四到”,眼到:多观察;心到:多领会;口到: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真实想法;手到:多动手操作,勤记笔记,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
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课前要做好准备,课后要及时巩固。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有针对性地听讲,不至于过分依赖老师。课后复习,才能温故知新、夯实基础。根据遗忘曲线及时复习,才能牢牢掌握知识。
三、自主学习,独立作业的习惯
研究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很高的自觉性。主动学习是一种能力,要求定好学习计划,独立完成作业,主动解决学习问题,有条理地展开每一天的学习。“双减”之后,在校时间更长,自主学习能力越强的,越能够适应无人监督、自主安排的学习氛围。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学习的自觉性。
四、勤于思考,大胆提问的习惯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学习,否则长期懒于思考,就会积懒成笨,不愿意主动付出努力来改变自己。学习就要多动脑,善于思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断攀登学习上的一个个高峰。学问、学问,勤学善思,不懂就问,不给学习留死角,今后会进步得更快。
五、收集错题,查漏补缺的习惯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学习一定会遇到困难,做错不可怕,没学好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知道自己没学好,还要想办法“补救”。将平时和考试中的错题记录下来,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找出出错点,是基础知识不牢,审题不细心,还是方法不对头?然后反复纠错,举一反三,避免同样的题目再次做错。没学好、没领悟的地方,要回头再学。将基础知识弄懂、悟透,多练几道同类型的习题,找出此类题的共性、通法。
六、管理好时间,自我约束的习惯
俗话说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学霸都善于管理时间,不会因为贪玩而耽误学习,对于每一天怎么学,每一科怎么提高,都心中有数。珍惜时间的学生,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上去了,就能学到更多,学得更好。但凡有所成就者,必定具有极强的自律精神,为了心中的梦想舍弃当下的快乐。一个人若真想做成一件事儿,就应该立马行动,排除万难,不遗余力,在每一个想要放弃的瞬间咬牙坚持,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追求卓越。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自律终将固化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觉。引领学生找到心之所向,督促学生自律自制,奔赴一场日积月累的追寻。
七、不断反思,追求卓越的习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光学习不练习,只练习不反思,都不利于学习。反思,是对学习的回顾,对自我的反省,要反思学习方法对不对,反思学习状态好不好,反思解题方法是否最简?反思今天学了什么,明天要解决哪些疑惑,反思今天学得是否高效,明天能否做得更好?反省是成功之母,找出学习上的障碍、犯过的错误,再揪出原因,加以改善,必然有所收获。
八、学习用品,妥善整理的习惯
调查表明,收拾整理习惯好的学生,其成绩会好于习惯差的学生。观察身边成绩好的学生会发现,他们书桌上的东西多而不乱,要用什么马上就能翻出来。“整理”的意义,远不止让空间变得干净整洁,更能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从上课到写作业,从复习到整理笔记,从反思学习到制定计划,都能做到井井有条,心中有数。
九、坚持阅读,坚持锻炼的习惯
学习成绩优秀的背后,是强大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也是强健的身体作为基础。坚持阅读和锻炼,不仅能丰富课余生活,更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长期运动的人,大脑发育得更好,内心会更加强大,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好成绩从好习惯开始,让阅读和健身成为一种习惯,阅读让人告别平庸、健康成长。
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是的,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的行动。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了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了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刻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今日的习惯,决定学生明天的前途。因此,在今天的学习中,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热爱劳动的习惯;以礼待人的习惯;坚持锻炼的习惯,理解、宽容的习惯;细心观察的习惯……
常言道,“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习,还会使我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