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网瘾纠正

【作者】 农金凤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省乡下华村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的网瘾问题一直是关心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点,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容易被虚拟的网络游戏所吸引,从而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部分学生甚至为了玩游戏,逃课上网是染上网瘾的一个原因。但是分析起来原因较多,也很复杂,主要原因还有学校、教师、社会、家庭方面也负有不可推卸责任,这几方面正确引导的缺失造成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染上了网瘾。因此,应当建立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规范运行机制,以解决中学生的“网瘾”问题并加以预防
  【关键词】 小学生;网瘾;家庭;学校;社会

  桂西边境地区地处广西经济极为不发达的西部,地形地貌主要表现为高山峡谷,比如那坡县。在这片延绵不尽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生活在特殊家庭,沾染上了网瘾小学生。他们家庭之所以特殊,缘于其生活的家庭或单亲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或者父母离异重组家庭。在这特殊家庭的小学生之所以得了网瘾,他们学习成绩差,纪律也差。他们置学习不顾,逃课上网,这类小学生几乎达到了日以继夜通宵上网或者手机不离手。是什么问题使他们年纪轻轻就自废武功走上一条网瘾之路呢?又如何解决这个特殊家庭群体小学生网瘾问题?笔者下面分析。
  一、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产生网瘾问题
  (一)网络世界内容丰富,吸引小学生
  互联网中电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普及更是切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上至古稀老年人下至三岁小孩都在正在或者练习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功能强大化让人们离不开智能手机。日常微信、QQ联系,支付等都不开手机,手机仿佛成为人们的命根子。特殊家庭的小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手机网络,现在的智能手机就是一台多功能的移动电脑。而且现在的游戏设计贴近真实,情节设计合理,令人分不清处于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普通家庭小学生都会沉迷于网络,何况特殊家庭的小学生呢?特殊家庭的小学生一般来说比普通家庭少了很多监管,所以对网络上瘾不足以奇怪。
  (二)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染上网瘾与其家庭缺乏教育有关。特殊家庭的小学生要么是长在单亲家庭,要么是父母一方亡故,或者长在父母一方重组家庭里。由于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小孩的情绪性格与普通家庭孩子多少有些不同。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有些是由爹爹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作为监管,也就是隔代教育,监管不到位,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更难监管到位。有些孩子生活在继父继母家庭了,由于与继母继父无血缘关系,孩子很难认可其为父母亲,继父母碍于情面监管也难到位。以上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性格上桀骜不驯也有,胆小怕事、性格孤独的也有,由于家庭变故心灵受到创伤,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比较容易失去生活目标,加上家庭监管不到位,于是把心灵寄托在虚无的网络世界里,沉醉在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染上了网瘾。这类孩子染上网瘾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引起的。
  (三)特殊学生问题较多,普遍缺乏自我约束
  对于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来说,由于家庭问题,一般来说特殊家庭的孩子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缺少一些亲情关怀。父母不在身边监管,加上小学生处于未成年人自我约束力差。开始是由于好奇而玩一下网络或者在同伴影响下玩起手机网络,一玩才知道网络是个无奇不有,无所不知的神奇世界。由于自控力差,玩一次网络,想着怎么去玩第二次网络,此时,如果没有家长管教或者自我控制力差,那么,久而久之,就染上了网瘾,不再关心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四)学校、教师没有更多地关注这部分特殊学生
  f特殊家庭小学生之所以特殊,一般来说特殊在于心理素质差,主要表现为容易产生如冲动、自卑、妒忌、挫折、孤独等心理问题,加上广西边境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延伸带,小学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交通闭塞,教育水平低,学校对特殊家庭网瘾小学生没有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网瘾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无法通过自我解决,一些意志薄弱的小学生就会把精力转移到网络上,寻求一种解脱或者消磨时间。学校明知道这类学生沉迷于网络,但是也采取睁只眼闭只眼消极态度管理方式,生怕管了学生会刺激他们造成网瘾学生自杀,自残等过激行为。教师方面,班级管理由班主任负责,但是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可谓量大繁琐,除了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要处理班级的很多事务,都在忙自己工作,没有多余时间特别关注这些特殊家庭小学生的上网行为,平时发现学生用手机上网,至多也是口头警告、劝说、暂时没收手机等办法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让这些学生戒掉网瘾。
  二、纠正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网瘾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社会方面
  针对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网瘾源于网络游戏太吸引学生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应当出台一些管制政策和手段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问题,争取他们早日戒除网瘾。一是国家应当通过法规强制网络游戏运营商实行实名制,通过注册账号手段登录游戏,未成年人一律不能通过注册进入游戏界面玩游戏。这样基本杜绝了特殊家庭小学生玩游戏的通道;二是对一些新奇暴力动漫画的网站,设置禁止未成年人登录;三是对不良运营商、多次违规,引诱小学生上网玩游戏和看不良动漫画的,严厉处罚,关闭网站。四是网络运营商应当讲究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挣钱理念,设计游戏也好,动漫画也罢,都不能回避社会责任问题,做一个有良心的企业,让他们远离网络游戏,戒掉网瘾。
  (二)注重家庭教育辅以其他教育
  特殊家庭孩子沉迷于网络,家长有责任,不能全怪小孩不懂事,数落孩子的不是。应当厘清孩子为什么走上了沉迷于网络这条路,知道原因后应当心平气和跟孩子谈谈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指出沉迷网络的害处,提高他们对网络危害认识。告诉孩子,现在是学习的年龄,错过了学习,知识就断层,知识一断层,往后学习会变得困难。学习困难会导致成绩不好,成绩不好会影响考上高一级的学校,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对待这些未成年沉迷网络的小学生教育要有耐心和良好的沟通方式,帮助孩子走出网络困境。另外注意转移孩子的兴趣,可以引导孩子读读一些有趣的刊物,慢慢降低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对被网络中毒太深的孩子,经过上述教育还不改正的,可以送特教学校教育一段时间,从实践看,一般送特教学校接受教育一至二个月为宜,期间注意与学校、孩子沟通,家长配合学校抓强对孩子教育,对孩子的进步要积极肯定,鼓励孩子战胜依赖网络的困难,争取早日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三)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
  针对广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沉迷网络,是缺乏自控力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那么就从家长教育孩子入手,家长应当教育孩子树立戒掉网瘾的信心,训练孩子的自控力,特别是注意训练孩子对不良事物喜爱的控制力。控制力的锻炼首先从日常生活做起,比起制定一些简单目标,按时完成。比如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吃饭,等等。慢慢锻炼孩子的自控力。
  (四)学校、教师应当重视特殊家庭学生上网行为
  对于地处大山的桂西边境地区特殊家庭小学生网瘾问题,学校应当责无旁贷担当起教育网瘾小学生的责任。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课程。心理辅导方面师资缺乏,学校应当选送一批教师到相关单位比如大学加以培训,也可以到一些相关医院心理咨询科接受培训。经过培训后的教师才知道有针对性对网瘾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解决他们沉醉于网络不能自拔问题。同时,学校应当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针对特殊家庭小学生,学校应另设电话,方便网瘾小学生与家长沟通家校共同教育学生。对于教师关注特殊家庭小学生网瘾少问题,学校应当把教师教育网瘾学生戒掉网瘾问题纳入绩效考核,对完成让特殊家庭网瘾小学生戒掉网瘾任务的教师,应当奖励,可以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激励教师愿意为网瘾小学生戒掉网瘾牺牲一点个人时间。对不完成任务的教师,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确实尽力帮扶教育这类学生了的,不作处罚,对不尽心尽力的教师,应当按规则处罚,促进他们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许云龙.青少年学生网瘾的成因及预防[J].中学教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