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习,我们一起成长——卓越型家长“成长记”
【作者】 昝秀丽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教育路上,我们老师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不仅是学生,更是家长。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入学校后不管不问,面对纷繁的诱惑,一些缺乏自律的未成年学生深陷其中。如何助力学生“回头”。渡其“放下屠刀”,需要的是他律,而到位的他律只有家长才能给予,这就得从我们的家长工作做起。下面就我与家长的交流情况谈以下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一、精心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除了讲必要的事项,更重要的是唤起家长的认知,认识到老师与家长的期望是高度一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会前做好准备工作,会上做好精彩发言,会后做好精准交流。现截取片段分享——
“家长朋友们好,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现如今教育确实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就像我们很多朋友吐槽,教育孩子太费心了。我感同身受,然而我要说,我们做任何事都是花费心思的,比如农民们种庄稼就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事,从选种到收获需要很多的力气,中间有很多环节,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会颗粒无收,比较好的是庄稼坏了一季还有下一季,坏了一年还有来年。然而,我们的孩子只有一两个,孩子若不成器,将影响的是我们几代人的幸福,几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兴旺。但两者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有几个阶段,都有关键期,抓住了关键期的培育就都会有好的回报。教育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投资,教育好了孩子,不仅能得到最后的盈利,还能不定时的享受分红,这是种庄稼所不能比拟的。”
一席话,说得家长频频点头。
二、业余时间登门家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虽然沟通无极限,快捷便利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然而我认为传统的家庭访问所达到的效果还是不可替代。
周末,电话联系得知家长在家后,骑上自行车穿过田间小道,有时披一身阳光,有时沐一袭细雨来到学生家,与学生,家长共处一室,促膝谈心,聆听家长与孩子的诉说,家访中听到最多的要数“孩子学习不行”,“孩子不听话”;孩子说,家长只是问成绩,而不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总是简单的干预等。这时候我就是调解员,是润滑剂。临走时家长总会送上一程,我对家长说:“学习不是临时起意的敲打,而是恒久而深厚的渲染。每一次成绩都是前面千锤百炼的结果。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想办法点燃学习这把火,而不是去使劲灌满一桶水。”也有家长因为孩子太反叛,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甚至无可救药。但看到我的来访,对孩子的关注和重视而深有触动,老师为了他的孩子是那么尽心尽力,不抛弃不放弃,作为孩子的妈妈还有什么理由过早的放弃自己的孩子呢?
“老师,我实在是拿她没办法,您能说说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教育路上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给您推荐这几本书,也可以多关注有关教育公众号里的文章,那里面有很多好的方法可借鉴。”
三、建立平等互助信任的平台
充分利用QQ,微信建立家校联系群,与家长建立平等互助信任的平台,坚持多元化,因人而异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如,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无限放任管教,孩子是天天迟到,课堂睡觉,下课胡闹。起先我是及时跟家长反馈,家长对短信视而不见,对电话总是敷衍;后来我就及时通报在家校群,有家长就在群里跟一句“与其天天迟到,不如提前五分钟早到;与其坐着睡觉遭罪,不如躺家睡觉实惠”,也有家长跟着“孩子年少时过得没一点压力,长大了未必对父母心存感激,反而,他们也会后悔当初的轻松放纵,甚至反过来责怪父母,因为不逼孩子一把,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自那以后,孩子再也没迟到了。
诚然,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就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在与家长的交往中,班主任通过真诚的态度,有理有据,有力有节的话语,多样的方式,多元包容的思想,出色的教学水平,令人信服的教学能力让家长明白班主任比家长确实更懂教育,在叹服的同时与班主任产生共情同理,并坚持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提升,不轻言放弃,让自己变成一名卓越型的家长。
一、精心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除了讲必要的事项,更重要的是唤起家长的认知,认识到老师与家长的期望是高度一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会前做好准备工作,会上做好精彩发言,会后做好精准交流。现截取片段分享——
“家长朋友们好,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现如今教育确实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就像我们很多朋友吐槽,教育孩子太费心了。我感同身受,然而我要说,我们做任何事都是花费心思的,比如农民们种庄稼就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事,从选种到收获需要很多的力气,中间有很多环节,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会颗粒无收,比较好的是庄稼坏了一季还有下一季,坏了一年还有来年。然而,我们的孩子只有一两个,孩子若不成器,将影响的是我们几代人的幸福,几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兴旺。但两者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有几个阶段,都有关键期,抓住了关键期的培育就都会有好的回报。教育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投资,教育好了孩子,不仅能得到最后的盈利,还能不定时的享受分红,这是种庄稼所不能比拟的。”
一席话,说得家长频频点头。
二、业余时间登门家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虽然沟通无极限,快捷便利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然而我认为传统的家庭访问所达到的效果还是不可替代。
周末,电话联系得知家长在家后,骑上自行车穿过田间小道,有时披一身阳光,有时沐一袭细雨来到学生家,与学生,家长共处一室,促膝谈心,聆听家长与孩子的诉说,家访中听到最多的要数“孩子学习不行”,“孩子不听话”;孩子说,家长只是问成绩,而不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总是简单的干预等。这时候我就是调解员,是润滑剂。临走时家长总会送上一程,我对家长说:“学习不是临时起意的敲打,而是恒久而深厚的渲染。每一次成绩都是前面千锤百炼的结果。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想办法点燃学习这把火,而不是去使劲灌满一桶水。”也有家长因为孩子太反叛,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甚至无可救药。但看到我的来访,对孩子的关注和重视而深有触动,老师为了他的孩子是那么尽心尽力,不抛弃不放弃,作为孩子的妈妈还有什么理由过早的放弃自己的孩子呢?
“老师,我实在是拿她没办法,您能说说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教育路上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给您推荐这几本书,也可以多关注有关教育公众号里的文章,那里面有很多好的方法可借鉴。”
三、建立平等互助信任的平台
充分利用QQ,微信建立家校联系群,与家长建立平等互助信任的平台,坚持多元化,因人而异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如,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无限放任管教,孩子是天天迟到,课堂睡觉,下课胡闹。起先我是及时跟家长反馈,家长对短信视而不见,对电话总是敷衍;后来我就及时通报在家校群,有家长就在群里跟一句“与其天天迟到,不如提前五分钟早到;与其坐着睡觉遭罪,不如躺家睡觉实惠”,也有家长跟着“孩子年少时过得没一点压力,长大了未必对父母心存感激,反而,他们也会后悔当初的轻松放纵,甚至反过来责怪父母,因为不逼孩子一把,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自那以后,孩子再也没迟到了。
诚然,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就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在与家长的交往中,班主任通过真诚的态度,有理有据,有力有节的话语,多样的方式,多元包容的思想,出色的教学水平,令人信服的教学能力让家长明白班主任比家长确实更懂教育,在叹服的同时与班主任产生共情同理,并坚持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提升,不轻言放弃,让自己变成一名卓越型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