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现状、成因及策略
【作者】 丁朝林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后寨小学
【摘要】【关键词】
百色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23152)
【摘 要】 本文就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现状为基础,探析其主要成因,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2022年)》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探析改变现状的策略,望能够为农村民族小学地区教师高校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提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现状;成因;策略
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的农村民族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本质上而言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种形式。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提升教育质量。但受限于农村地区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影响,农村民族小学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客观存在不足,是需要深析其成因,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现状
(一)只重其形,未探其源
在当前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上,很多教师只是将其视作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渠道,或者是辅助完成教学活动的工具,而没有深度探析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下教学活动开展的本源和实质,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不难看出,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下的农村民族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起本源是推动农村民族小学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但受限于农村民族地区部分小学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没有与时俱进,反而在时代发展中显得陈旧,并且在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上往往只是在教学内容搜集上应用较多,但是借助其开展实质性的教学活动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农村民族小学地区教师及机尝试并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开展了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受限于农村地区信息设备以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往往只是走走形式,根本的教学工作、教学活动开展还是采取了线下的方式。
(二)农村民族小学教师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问题
在相关课题研究中,结合问卷调查研究法的数据分析,发现并总结了农村民族地区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教学存在的三个问题,具体表现为很多教师更愿意在小学学科教学中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开展教学活动;虽然学校存在很多辅助小学学科教学的互联网设备,但是部分教师却很少用这些设备,更有一部分教师不会用其中的一些互联网设备;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下的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在农村民族地区小学,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八桂教学通平台最大的功效。从问题的具体表现探讨上述问题的特点,存在普遍性和差异性。普遍性在于农村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普遍需要提升和发展;差异性在于农村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同教师在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形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
二、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效率不高的成因
就当前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效率不高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学校成因
众所周知,农村民族小学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但是从根本上分析,绝大部分发展是相关教育教学政策、制度以及设备的完善,而作为学校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师资力量并没有迎上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民族小学地区教师对八桂教学通平台的了解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具体的应用了。这其实和学校领导并没有多大关系,反而和学校地理位置有着莫大的关联,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很多才毕业的大学生是不想去的,就算去了,也会想回到镇上(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所以很多青年教师留不住的根本原因也是在这里)。
(二)教师成因
农村民族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核心根基就是教师,但是在【二、(一)】中也提到了很多青年教师会在一定成就的基础上选择离开,所以农村民族地区小学师资力量建设始终存在不足和短板。就算继续留任的部分小学教师也会在老一辈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一味地将教学目标的达成视作核心宗旨,不善于学习接受超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因此在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上也仅仅是“走马观花”。
(三)学生成因
农村民族地区的小学学生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同时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程度也不高,就算学生们平常运用过手机、电脑,但仅仅是将其视作放松、娱乐的工具,而没有将其视作学习的平台,而且绝大多数小学生并没有接触过电脑,因此教师在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之时,学生会产生不解,更有一些学生过渡关注八桂教学通平台本身,而没有关注学习内容。
三、改善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现状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提高农村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
其实,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也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需要无私贡献,而且在社会发展中,个人生存、家庭生活都需要支出,因此,薪资待遇是当今社会每个工作人员都需要考虑的要点。在农村民族小学,学校领导也应该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为教师提供足够生活保障的薪资收入,这样才能让青年教师有留下来的底气,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存在的师资力量问题。
2.开展职业认同培训工作
为了改善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现状问题,学校领导应当重视并开展职业认同培训工作,让农村民族小学地区教师在培训中树立职业认同思想,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加深对信息化教育的理解。
(二)教师层面
1.当地政府牵线,搭建专业发展共同体体系
在搭建专业发展共同体体系上,需要当地政府的宏观调控,组建农村民族小学教师、实习生、县教研员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以当前农村民族小学教师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上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共同探讨提高八桂教学通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效率的策略,组织开展学术教学科研集体活动,给与教师对八桂教学通平台的第二次理解和领悟,让农村民族小学教师从教学现象和科研讨论中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促进农村民族小学教师更好地掌握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同时也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机会。
2.以农村民族小学教育环境为基础,优化培训工作流程
培训工作开展的目标,需要当地政府、县教育局、农村民族小学领导共同探讨商议,可以结合育人育德模式进行分析,明确农村民族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的目标,优化培训工作流程,加大培训经费投入,提高培训工作实效性。
(三)学生层面
农村民族小学生留守儿童居多,大部分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而老一辈家长思想并不能满足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从学生层面思考提高农村民族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效率上需要阐述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的作用和目的,让所有学生都了解八桂教学通平台之后,再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针对性地开展信息化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当前民族地区小学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应用现状为基础探讨点,结合相关政策文件要求解析了其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农村民族地区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引方向,同时也为提出了农村民族小学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要性,这两点是解决当前八桂教学通平台应用效率不高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朱芬兰.基于八桂教学通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为例[N].2023年教育理念和实践科研学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2023-01-15.
[2]闫丽霞.UGS协同视野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8,(02):91-94.
[3]程晓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某县三所学校为例[D].淮北师范大学,2018-11-16——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