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作者】 刘久勇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山镇柴湾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以教育叙事的方式讲述了本人近年来任教经历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和镜头呈现的创作方法,向广大读者敞开自己的心路历程。从教二十余年,这一路体验过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幸好有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伴我走过,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真的充满了幸福感。
  【关键词】 教育历程;工作感悟;教育幸福感

  如果把教师职业生涯比作一条路,那么这条路就是以爱心为基础,以知识为装备,以责任为使命。每位教师在这个旅途中,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甘为人梯。
  2020年 歌曲《天之大》——留守儿童的心声 
  今天给大家上了一堂音乐课,在上课之前,我了解到班里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常年和父母分别,一定很想念远在他乡的亲人。我就把知名节目《音乐大师课》的一段由周安信演唱的《天之大》视频在班级里播放,让同学们学唱这首歌,也更希望他们能从歌声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妈妈,月亮之下,有了你,我才有家。离别,虽半步即是天涯,思念,何必泪眼,爱长长,长过天年,幸福生于会痛的心田……”在这洋溢着深深思念的歌声里,我发现同学们是那么地投入,那么地专注,就连平时很调皮的学生也被歌声感染,深深地低头沉思。还有的同学眼含泪花,歌声和哭声一起,在空气里回荡,诉说着他们对父母的无比思念之情。我知道,这首歌一定唱到了同学们的心坎里,才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从此以后,每当有同学想念父母时,他们就会吟唱这首《天之大》,来寄托思念之情。
  2021年 于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培训
  很感恩自己能有机会在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参加研修学习,对我而言,这次培训确实是我教育生涯的一场“及时雨”。通过这段时间的研修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次研修培训的效果犹如醍醐灌顶,使我如梦初醒,让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有了更清晰明确的方向。下面我将以三个镜头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我的研修故事:
  镜头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第一次走进25中的校园,我看到同学们正三五成群地行走在人行道上,他们那整齐的着装,灿烂的笑容,以及他们彬彬有礼地异口同声地对我说道:“老师好!”这一切,我都觉得如此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他们一样。这样的画面也让我联想到去年我去青岛旅游,在栈桥边给那一群在海面上飞舞的海鸥喂食的场景,此时此刻,我就觉得这里的学生们就好像那一群群海鸥,作为老师,我的职责就是给予学生知识上和精神上的粮食,让他们在学习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乐趣。
  镜头二:教育的使命,在于传递
  来到25中的第一天,我们参加校领导和老师的见面座谈会,我们在这里聆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方针,我感受到阳光教育的理念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在师生之间诗意地绽放,我更感受到前辈老师们对教师的关怀,他们把自己的教育历程分享给我们,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因为教育的使命,在于传递,也让我更加相信,教育的火种,一定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镜头三:教育的年轮,心灵的共鸣
  我一直相信,教育是有轮回的。前几天,我在六年级教室参加听课活动。我看到同学们整齐的坐姿、郎朗的读书声、高高举起的双手以及那一双双渴望得到答案的眼神,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自己的学生年代。二十几年前的自己,不正是和现在的他们一样吗?我从同学们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所以我会把自己当学生时的经历及感受和我的学生们分享,让师生在教育的年轮中达成心灵的共鸣,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亲密、和谐。
  以上就是我的研修故事中的三个镜头,虽然它们不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但却是我心中最完美的故事。
  后记:学生惊艳了时光,故事温柔了岁月
  做一个有故事的人,是一种乐趣,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幸福!我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而不是一个世故之人。用我们的故事去关爱学生,去影响学生,让故事伴随着学生成长,因为学生惊艳了时光,故事温柔了岁月!这样的故事,终其一生,没有结局,未完待续。
  2021年 教师学科网络培训
  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教师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职业理念。
  活到老,学到老,虽然从教多年,仍然需不断学习,在这个项目培训中,通过观看教育教学视频,我的课堂教学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完善各种教学设计的作业,让自己的教学实操得到巩固;在和网络上的学习伙伴交流经验及感想后,自己的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感悟和启发。这样的网络培训平台,就像一个大家庭,联结着天南地北的教育同仁们,在这里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一起在教育的天空中遨游。不论你我曾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心怀对教育的热忱,即使你我未曾见面,我们也想久别重逢的故人一样,心心相惜。感恩这个网络平台,让我觉得不再孤单,无悔教师路,我们一起走,有你们真好!
  2022年 开学家访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学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我所任教的学校也不例外,每年正月初几,多数学生的父母就要外出打工。开学初,我和同事一起去附近村庄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假期在家状况,倾听家长的心声,一起为学生的成长做好规划。我每到一个家庭,家长们都特别热情,积极配合家访工作,我和他们共同交流学生这段时间的表现,一起商讨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使学校和家庭一起助力学生的成长,给学生创造一个幸福的学生时光。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回顾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这一路走来,我收获了很多,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真的是一大幸事,我将继续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