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假如我是学生家长

【作者】 钱 力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浩如烟海的汉语言词典里,有一个摧人奋进且耐人寻味的词叫做“假若”。“假如”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词,工人有了假若科学设计,就能高效生产;“假如”是一个多么具有感染力的词,农民有了假若未雨绸缪,就能喜获丰收;“假如”是一个多么富有创造力的词,军人有了假若知己知彼,就能百战百胜!“假如”是一个多么谦和,具有亲切感的词。人世间只要多一份“假如”,或许我们就多一份设身处地的思考;多一份“假如”,或许我们就多一些智慧;多一份“假如”,或许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成熟!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在努力的思考着,摸索着,怎样才能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呢?假如我是学生家长,我会想些什么?假如我是学生家长,我应该做些什么?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名师出高徒。假如我是学生家长,我希望我的孩子拥有一位博学多识、幽默风趣、性格开朗、方法灵活,即重德育教育、又重知识传授的好老师。
  “家校携手一家亲”。假如我是学生家长,我希望见到老师是微笑的脸庞;我希望老师平易近人,不要嫌弃我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我希望老师是那黑夜里指路明灯,照亮学生幼小的心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假如我是学生家长,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学校有什么差错,老师能告知我。并能包容孩子的不是,甚至微笑面对,让孩子在挫折中逐渐长大。孰不知,名人走向成功,伟人步入辉煌,大多历经过错误与挫折。我希望老师怀有爱护、宽容之心,对家长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批评。多一份爱心和耐心,少一份苛刻和责怪,让孩子感受到师爱胜过父母的爱。
  师爱重如山!假如我是学生家长,我会换位思考,我会理解教师的辛苦,我会配合学校搞好家庭辅导,用真心回馈老师的真情,在相互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当我看到您不论严寒酷暑、顶着风霜雨雪站在护送学生路队两旁时,我会从心底里崇敬教师职业的高尚。孩子的进步都有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在闪耀!
  理解万岁!假如我是学生家长,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老师不仅仅以孩子的成绩为标准,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差而被老师轻易定位成“差生”,如果这样,只会使孩子学习变得更差,在心理上也会产生厌学甚至辍学。孰不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批评出来的”。对孩子只有尊重、理解、鼓励,才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众人捧柴火焰高。假如我是学生家长,我会尽最大努力支持老师的工作。比如: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提醒穿校服;按时进行实践活动;参加劳动;文艺活动等一切集体活动。我会坚持经常用一分钟接触——摸摸孩子的头、肩膀,握握孩子的手,通过接触来传递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传达给孩子爱和力量;坚持以一分钟倾听——精力集中、态度和蔼的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坚持用一分钟激励——激发孩子的生活情趣和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不断促进孩子上进,永远充满自信。坚持用一分钟赞美、一分钟游戏、一分钟矫正……努力做一名模范家长、最受子女欢迎的家长!
  最后我想说,假如我是学生家长,我更会从以下方面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教育:
  一、家校合力教育孩子。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几乎是唯一动力。对于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根据自己家庭实际环境,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意见一致,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因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同时,家长与老师应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教育先驱陶行之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阐述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遵行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家长需要站在她们的角度去分析利弊,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正当要求,家长一般都应该同意,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