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初中数学“515”教学模式

【作者】 吴昌伦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所谓“515”教学模式是指“5”即5个环节—引课示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自我展示、拓展测评;“15”即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主讲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其他时间完全大胆交给学生。目的是改变老师一讲到底的教学现状、切实地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关键词】 初中数学;“515”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当今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要点。首先从中学数学课程教育目标、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在中学数学实施“515”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三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会学习主线、立足于课堂。通过“目标导学、自主探究、交流点拨、建构拓展、效果评价”五个教学环节。
  一、教学模式变革的原因一方面、初中新课程的推进中存在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主要集中在教师这个教学主体方面。部分教师仍然拿着新教材,守着旧观念,用的是老方法。面对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容结构的重新整合和学科间互隔开放的变化、面对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部分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足,对新教材怎样教、教什么心中没底,手中没准,难以把握适度、驾驭自如。更无法上升到理性高度,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按照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教学的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二、“三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内涵这一模式是针对课堂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提出来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引向课堂。促使广大教师增强学习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反思中改进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课堂由“呆板、单调、低效”转变为“活泼、丰富、高效”。与其说这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如说是再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优化教师的语言,优化教师的点拨、优化教师的板书等、培养学生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效果更高效。
  1.三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三为主”集中体现新的课堂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机会、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评价。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技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要注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工作。所有学生的学习都将处于盲目状态。“三为主”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五环节。即“目标导学、自学指导、合作探究、自我展示、拓展测评”。“五环节”集中体现在新的教学观指导下教学行为的变化、“目标导学”环节就是要教师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新颖别致、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景导入教学、“合作探究”环节就是让每个学生课堂上都有独立思维的时空、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我展示”环节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生生间、师生间相互交流所学所得、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化”。
  三、“三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1.高标准、高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多方位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活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课标所要求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4.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的评价要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情况作为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关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孩二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      
  四、“三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和情感性目标上、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上下工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既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主要抓好三点:
  (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
  (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完成课时任务为中心转向设计合作教学环境为中心,要重视课堂的二次设计。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活动形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4)课堂的行为管理。教师每一节课必须有规范的例题示范板书。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防止课堂上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现象。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既要体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又要体现思维和训练为主攻。“515”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你教会学生什么,而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猜想与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质疑、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语言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解题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