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双减背景下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作者】 蔡晓梅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通过实施“双减”政策,减轻小学生的作业压力,让小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神进行娱乐或发展兴趣爱好,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积累”列进了教学范畴,对学生阅读量还做了明确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语文课本的5本书左右。因此,在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必须对课外阅读提高重视,科学合理地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这既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教育途径,也是“双减”背景下,帮助小学生更高效的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是帮助小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小学生养成乐学、好学、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教育策略。
一、多管齐下,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帮助,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提倡亲子阅读,这对保持学生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阅读可以让教师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身上就会带有高雅的精神气韵,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美,并结合一些特殊课文,特殊节日,特殊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草船借箭》,引导阅读《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后,引导学生阅读《大地的儿子》;学了《少年闰土》,推出鲁迅小说《故乡》。并在3月5日,让学生读《雷锋故事》;父亲节,让学生看朱自清的《背影》……学生手中的《同步阅读》教材,文章不但精彩,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应当充分利用。
2.保证阅读。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保证,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势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每周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三、注重阅读技巧培养实现高效阅读
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都需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才能够使阅读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也能够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技巧,从而让小学生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果,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使自身的文化知识、思维视野、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无法一直陪伴在身边。因此,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小学生的阅读技巧掌握水平,将对其课外阅读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帮助小学生实现高效阅读,是科学合理地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关键所在,也是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例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节选自鲁迅先进的短篇小说《故乡》。教师在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故乡》这篇小说时,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然后按照时间或事件顺序,让小学生自主理清小说中的主要事件。通过指导小学生阅读思路,让小学生习惯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从而有效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小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产生更深入的感受,也能够对文章背后的文化及时代背景,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实现高效阅读,都需要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运用技巧进行阅读。
四、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实效,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我喜爱的名言”交流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名人故事会”,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自办班级“课外阅读报”,刊载论文、美文佳作、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采稿、写稿,乐此不疲,热情高涨,读写能力得以增强;参加“读书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弟子规》精读”等各种读书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表现,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书香少年”,评选一次“明星家长”,并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由于在阅读每一环节时,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大多数同学都踊跃阅读,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作品也开始见诸《校刊》报端,学习语文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我喜欢,我阅读”。
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在“双减”背景下,科学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必须对此提高重视。这对我国教育事业建设以及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积累”列进了教学范畴,对学生阅读量还做了明确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语文课本的5本书左右。因此,在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必须对课外阅读提高重视,科学合理地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这既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教育途径,也是“双减”背景下,帮助小学生更高效的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是帮助小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小学生养成乐学、好学、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教育策略。
一、多管齐下,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帮助,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提倡亲子阅读,这对保持学生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阅读可以让教师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身上就会带有高雅的精神气韵,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美,并结合一些特殊课文,特殊节日,特殊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草船借箭》,引导阅读《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后,引导学生阅读《大地的儿子》;学了《少年闰土》,推出鲁迅小说《故乡》。并在3月5日,让学生读《雷锋故事》;父亲节,让学生看朱自清的《背影》……学生手中的《同步阅读》教材,文章不但精彩,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应当充分利用。
2.保证阅读。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保证,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势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每周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三、注重阅读技巧培养实现高效阅读
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都需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才能够使阅读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也能够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技巧,从而让小学生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果,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使自身的文化知识、思维视野、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无法一直陪伴在身边。因此,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小学生的阅读技巧掌握水平,将对其课外阅读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帮助小学生实现高效阅读,是科学合理地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关键所在,也是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例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节选自鲁迅先进的短篇小说《故乡》。教师在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故乡》这篇小说时,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然后按照时间或事件顺序,让小学生自主理清小说中的主要事件。通过指导小学生阅读思路,让小学生习惯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从而有效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小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产生更深入的感受,也能够对文章背后的文化及时代背景,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实现高效阅读,都需要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运用技巧进行阅读。
四、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实效,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我喜爱的名言”交流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名人故事会”,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自办班级“课外阅读报”,刊载论文、美文佳作、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采稿、写稿,乐此不疲,热情高涨,读写能力得以增强;参加“读书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弟子规》精读”等各种读书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表现,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书香少年”,评选一次“明星家长”,并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由于在阅读每一环节时,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大多数同学都踊跃阅读,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作品也开始见诸《校刊》报端,学习语文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我喜欢,我阅读”。
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在“双减”背景下,科学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必须对此提高重视。这对我国教育事业建设以及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