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探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 王江芬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场景中,或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事例,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使用,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是老师和学生都需要的一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本文探讨了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特性、重要意义,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政治课堂;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使用案例教学法,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以往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讲授为主,多是侧重于系统理论的讲解,逐渐让学生感到厌倦,所以老师如果不能快速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手段,就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但会浪费老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通过多年的政治教学及研究实践,下面就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特性
  (一)高度的实践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自社会情境,学生需要融入其中去体味和感悟。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就接触到丰富的社会实践问题,并且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展开分析,寻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案。
  (二)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着问题。案例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对其中的问题做出判断、推理和论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三)鲜明的针对性。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注重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的教学,这一探究过程正是针对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正是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充分的自主性。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真正成为案例研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获取相关信息,充分体验角色,并设身处地地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新课改前提下迫切需要案例教学法。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课堂也应该成为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好场所,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新课程也强调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案例教学无疑给新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获得是背诵、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类似油去灯不亮。尽管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但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教学的内容和规律,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打瞌睡、走神等厌学现象,而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这样经过反复多次地积淀后,就会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是改变传统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一)精选典型案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教师在选择的案例要有明确的目标性;要有深刻的启发性;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多种方式呈现,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政治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呈现时机而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热情,学生身临其境后,教师及时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从情境材料中去感悟、探究、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从学生带着初探没有解决的案例问题,对书本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这是案例教学得以进行的必要环节。
  (三)深入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政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政治案例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打破几个学生包场的现象,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不同观点展开争论、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使学生在互相启迪中、师生多边互动中达到,以:“例”“析”“理”“教”“理”“疑”的目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四)重视总结评述,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是案例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政治案例讨论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政治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政治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和手段。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使用,将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是老师和学生都需要的一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我们应多使用这种教学形式,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