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略论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作者】 崔海珍
【机构】 山西省山阴县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是在普通高中招生方面所形成的一整套制度规范,对保障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不适当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等。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招生制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使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现实困境;突破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当前我国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因此,要解决当前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使其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
一、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招生政策的制定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生政策不够完善。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和约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偏差,造成政策制定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二是招生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由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各地在执行招生政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灵活性,没有较好地兼顾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各地区、各学校在招生政策执行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二)招生录取方式不够合理
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相配套,我国当前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方式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统一招生与自主招生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统一招生与择校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三是统一招生与综合评价录取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统招录取与特招录取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了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招生过程缺乏监督与管理
从制度本身来看,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与管理。《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和规定;普通高中学校负责组织实施招生工作。因此,目前在我国普通高中招生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起着主导作用,普通高中学校对其负责。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目前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在招生计划的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定的制定、招生办法的制定、考生报考资格条件的确定、招生录取工作的实施以及招生监督检查等方面均缺乏相应的监督与管理。
二、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突破路径
(一)科学合理地设定招生方式和招生标准
要明确普通高中招生方式和标准,避免招生方式的随意性和标准的单一性。对于招生方式,要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并实行多元录取机制;对于招生标准,要逐步推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计划,根据国家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确定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并根据不同区域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不同区域的招生规模。在保证地方政府有一定自主权的前提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探索各地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确定招生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和地方特色等因素。在招生方式上,可以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施多种方式并行的招生办法。
(二)注重普通高中的多元化发展
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普通高中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实现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的基本规律,在保证教育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培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条件等因素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要根据学校类型、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类评价。对于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通高中,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现实情况,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通高中,可以进行适度的多样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既要避免平均主义,又要避免搞“一刀切”。
(三)促进普通高中均衡发展
普通高中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均衡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普通高中的合理布局和整合优化。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协调程度,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有效衔接。再次,要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将普通高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最后,要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办法与实施细则;要把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要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要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招生监督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三、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当前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现实困境分析,可以发现,完善我国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需要不断优化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改革中考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考招生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多样化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程月.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D].天津师范大学,2018.
[2]李晓东.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8(14):100.
[3]章学培.中考与高中招生政策发展研究(1980-2013)[D].华东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 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现实困境;突破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当前我国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因此,要解决当前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使其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
一、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招生政策的制定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生政策不够完善。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和约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偏差,造成政策制定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二是招生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由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各地在执行招生政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灵活性,没有较好地兼顾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各地区、各学校在招生政策执行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二)招生录取方式不够合理
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相配套,我国当前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方式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统一招生与自主招生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统一招生与择校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三是统一招生与综合评价录取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统招录取与特招录取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了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招生过程缺乏监督与管理
从制度本身来看,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与管理。《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和规定;普通高中学校负责组织实施招生工作。因此,目前在我国普通高中招生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起着主导作用,普通高中学校对其负责。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目前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在招生计划的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定的制定、招生办法的制定、考生报考资格条件的确定、招生录取工作的实施以及招生监督检查等方面均缺乏相应的监督与管理。
二、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突破路径
(一)科学合理地设定招生方式和招生标准
要明确普通高中招生方式和标准,避免招生方式的随意性和标准的单一性。对于招生方式,要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并实行多元录取机制;对于招生标准,要逐步推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计划,根据国家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确定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并根据不同区域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不同区域的招生规模。在保证地方政府有一定自主权的前提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探索各地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确定招生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和地方特色等因素。在招生方式上,可以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施多种方式并行的招生办法。
(二)注重普通高中的多元化发展
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普通高中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实现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的基本规律,在保证教育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培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条件等因素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要根据学校类型、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类评价。对于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通高中,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现实情况,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通高中,可以进行适度的多样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既要避免平均主义,又要避免搞“一刀切”。
(三)促进普通高中均衡发展
普通高中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均衡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普通高中的合理布局和整合优化。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协调程度,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有效衔接。再次,要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将普通高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最后,要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办法与实施细则;要把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要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要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招生监督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三、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当前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现实困境分析,可以发现,完善我国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需要不断优化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改革中考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考招生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多样化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程月.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D].天津师范大学,2018.
[2]李晓东.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8(14):100.
[3]章学培.中考与高中招生政策发展研究(1980-2013)[D].华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