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提升关键能力的化学教学思考——2023浙大研学与高考感悟交流

【作者】 李东菊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中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高效为出发点,以培养科学精神,落实人文素养为抓手,引领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品质。
  普通高中化学教学要有效渗透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坚持面向全体,注重教学民主,倡导学用结合,推进课程改革,构建生动活泼、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化学核心素养对提升关键能力的要求
  1.创设情境教学,促进“宏微结合”
  能通过STSE问题、化学史实介绍、化学实验等方式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观念,提高学生对宏观现象的辨识与微观本质探析的能力。
  2.落实实验教学,理解“变化平衡”
  注重实验教学,学校要保证实验教学的硬件及软件建设,老师要认真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内容,挖掘实验教学的功能与价值,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多角度、动态分析化学变化,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3.着力证据推理,建构“模型认知”
  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开展分析推理,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知识建立认知模型,学会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和分析解决化学问题、提升学生“模型认知”能力。
  4.注重科学探究,培育创新意识
  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式教学,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5.联系社会实际,强化社会责任
  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内外,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与技术、社会及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化学学科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理性认识化工产品的不当管理和运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提升关键能力的具体教学措施现代化建
  设人1.科学部署,加强备考的计划性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趋势。要重点研究近三年至五年的高考试题,讲课时要链接高考试题。由此科学制订备考计划,发挥计划在复习教学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2、研究课堂,重视教学的高效性
  控制好复习的深浅度,有效落实基本点,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教学设计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角度,即要从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高三化学教与学的价值。②坡度,教学内容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③精度,突出学科的主干知识,抓住重点。
  复习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及时性原则:及时复习,及时巩固,难点分散,降低标高,分步达标。 
  交替性原则:讲练考、知行意、难中易交替进行。 
  多样性原则:看、读、听、写、思等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摒弃听、练等单一的机械重复。
  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启发及时有效,注重讲练结合。教学“五重”落实,即:重基础,重规范,重梳理,重能力,重效率;教学过程科学化,做到“目标明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注重效率”。积极探讨多样化教学方法,克服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方法单调,效率低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学中要克服以下几种现象:①轻视集体备课,造成课堂效率不高。②轻视课本作用,造成题海泛滥。③轻视试卷的讲评,造成复习效率低下。④轻视对学生激励,造成学生对学习厌倦。
  3、研究学生,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形成知识线的能力;在知识线的建构过程中,通过例题找方法、习题悟方法、解题验方法,构成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线。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转变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要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努力建设一种新型的课程文化,要重视并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复习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次紧密相连,让学生多体会,多感悟,并在做中学。
  4.重视实验教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学习知识。
  总之,要提高高考质量,必须要加强研究、合理规划、科学安施、悉心指导,融合学生必备知识,提升学生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