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 王德俊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档案管理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这种改革和创新对于事业单位更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运用时间不是很长,技术还不成熟,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档案管理者应该重视这些问题,综合实践经验给出解决方案,使信息技术能够在事业档案管理工作中更好的运用。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信息化管理工作是每个单位都需要重视的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服务的效率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目前企业和单位都会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档案信息化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快速的信息化发展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档案管理相关的内容被忽视,这就是时代与技术发展时产生的矛盾。只有不断地对档案管理技术进行探索,改变过往一些陈旧思想,才能真正把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升级。
一、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认识程度不高
在事业单位中,要想在档案管理中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并且将计算机运用的优势发挥出来,将原来纸质的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管理的形式,就要求档案管理者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由于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很多档案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认识有限,导致电子档案没有被普遍使用。档案管理者若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掌握得不够,那么一旦遇到计算机出现系统故障,数据文件就有可能丢失,从而导致信息资料不完整。
2.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目前,电子档案管理在单位档案管理中已经开始应用,但是电子档案使用的时间较短,普及范围还不是很广,系统还不够成熟,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的逻辑性较差,很容易造成文件损坏或丢失。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的管理很难顺利进行。
3.储存电子文件的环境安全性有待提高
过去的档案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纸质档案存储方式,不利于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是将文件存储在服务器硬盘或计算机硬盘里面,而计算机和服务器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造成数据文件的损坏或丢失,因此电子档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4.档案管理人员的网络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让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各个行业都需要网络的辅助稳定发展,因此,企业需要档案信息化管理,并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我们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档案管理人员在刚接触信息化管理时不能熟练操作,需要逐步进行培训,而且也意识不到信息化管理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在管理上和安全保障上的意识比较薄弱。基于这些原因,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进行中,无法快速大幅度展开,存在着一定制约。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完善
顺利落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得到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专业技术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信息化管理中的技术完善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上也需要强化,并且配备专业的硬件和安全设备,防止电磁干扰,从源头上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损坏率。在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下,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对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档案管理软件的更新和定期维护,会使系统本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因此,学习维护技术,让档案信息的录入得到有效保护。
(二)增强网络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
要改变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从思想上转变是第一步。不仅仅是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还要提升网络信息管理的意识,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安全有效开展下去。不断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和宣传工作,让管理人员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增强管理层的重视,支持并引导档案信息化建设,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有规划、有组织地落实,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准。
(三)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使用效率
要把信息化的优点充分的利用起来,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先进的手段提高计算机的防护功能,避免计算机出现系统故障以及黑客侵入造成的文件破损或丢失。从而使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更好的运用。同时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减少失误率,避免因错误操作造成文件的丢失。
(四)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事业档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需要较强的专业性操作。这就对档案管理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档案管理需要专业性的管理者进行操作管理,单位必须注重对档案管理者专业素养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者的操作水平,从而形成规范的操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避免因拖延而造成较大的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数据不管对个人还是单位来说都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是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要求档案管理者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水平,单位要规范化和系统化档案管理体系,增强电子档案的安全防护系统,确保档案管理环境的安全性,避免系统故障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韩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卷宗,2019(36):111.
[2]符家乐.档案整理与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学与财富,2020(01):26.
[3]马磊.档案整理与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消费导刊,2019(46):130.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信息化管理工作是每个单位都需要重视的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服务的效率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目前企业和单位都会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档案信息化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快速的信息化发展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档案管理相关的内容被忽视,这就是时代与技术发展时产生的矛盾。只有不断地对档案管理技术进行探索,改变过往一些陈旧思想,才能真正把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升级。
一、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认识程度不高
在事业单位中,要想在档案管理中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并且将计算机运用的优势发挥出来,将原来纸质的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管理的形式,就要求档案管理者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由于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很多档案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认识有限,导致电子档案没有被普遍使用。档案管理者若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掌握得不够,那么一旦遇到计算机出现系统故障,数据文件就有可能丢失,从而导致信息资料不完整。
2.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目前,电子档案管理在单位档案管理中已经开始应用,但是电子档案使用的时间较短,普及范围还不是很广,系统还不够成熟,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的逻辑性较差,很容易造成文件损坏或丢失。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的管理很难顺利进行。
3.储存电子文件的环境安全性有待提高
过去的档案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纸质档案存储方式,不利于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是将文件存储在服务器硬盘或计算机硬盘里面,而计算机和服务器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造成数据文件的损坏或丢失,因此电子档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4.档案管理人员的网络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让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各个行业都需要网络的辅助稳定发展,因此,企业需要档案信息化管理,并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我们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档案管理人员在刚接触信息化管理时不能熟练操作,需要逐步进行培训,而且也意识不到信息化管理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在管理上和安全保障上的意识比较薄弱。基于这些原因,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进行中,无法快速大幅度展开,存在着一定制约。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完善
顺利落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得到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专业技术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信息化管理中的技术完善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上也需要强化,并且配备专业的硬件和安全设备,防止电磁干扰,从源头上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损坏率。在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下,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对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档案管理软件的更新和定期维护,会使系统本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因此,学习维护技术,让档案信息的录入得到有效保护。
(二)增强网络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
要改变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从思想上转变是第一步。不仅仅是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还要提升网络信息管理的意识,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安全有效开展下去。不断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和宣传工作,让管理人员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增强管理层的重视,支持并引导档案信息化建设,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有规划、有组织地落实,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准。
(三)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使用效率
要把信息化的优点充分的利用起来,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先进的手段提高计算机的防护功能,避免计算机出现系统故障以及黑客侵入造成的文件破损或丢失。从而使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更好的运用。同时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减少失误率,避免因错误操作造成文件的丢失。
(四)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事业档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需要较强的专业性操作。这就对档案管理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档案管理需要专业性的管理者进行操作管理,单位必须注重对档案管理者专业素养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者的操作水平,从而形成规范的操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避免因拖延而造成较大的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数据不管对个人还是单位来说都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是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要求档案管理者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水平,单位要规范化和系统化档案管理体系,增强电子档案的安全防护系统,确保档案管理环境的安全性,避免系统故障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韩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卷宗,2019(36):111.
[2]符家乐.档案整理与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学与财富,2020(01):26.
[3]马磊.档案整理与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消费导刊,2019(4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