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针对性辅导的方法探索

【作者】 冯 梅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还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关键词】 小学;数学;针对性辅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具有有效性,这个有效性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数学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情感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有效的发展,从而使数学教学到达预期的效果。由此,有效性教学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追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层次和类型上的差异,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以下就简要分析一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方法:
  一、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辅导方法
  1.辅导学生巧用类比迁移,增强数学思维方式的深刻性。
  数学思维方式的深刻性指的是数学思维活动达到一定的抽象程度,表现在学生能够通过数学问题的表面现象抓住这类数学知识的规律。要想增强数学思维方式的深刻性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辅导学生增强分析、概括能力。老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如在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推导时,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迁移过来,学生就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利用教学工具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方法迁移到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自觉的采取类似的方法,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
  (2)辅导学生增强推理能力,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辅导学生在掌握书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比推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在教授小数比大小时,先证书比大小为例,让学生了解思维方法和比较的的原理,再推导出小数比大小的方法。
  (3)辅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别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数学知识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而且有章可循。换句话说,就是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结构性。针对数学问题辅导来说,老师应辅导学生掌握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方法,减少问题外在形式的干扰。老师应为学生总结出数学的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就有不同的结构,老师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题目举出具有针对性的例子,在学生掌握这道例题的解题方式之后,就会渐渐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及时发现数学问题中的新因素,在解题受阻时能够及时改变策略,及时更正错误的解题思路,从而一步步找出正确、简便的解题方法。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路广、方法多、跨度大,这就是数学思维灵活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辅导学生发挥联想、举一反三,从而扩大学生的思维宽度,提高思维深度。
  二、针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辅导方法
  1.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
  下面以小数除法为例进行讲述,在教授这个知识之前,先让学生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算理。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这既是知识的迁移,也是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在计算时才能够准确移动小数点,并进行计算。
  2.巧妙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计算方法
  数学学习不应脱离生活,因此,要将生活作为例题库,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算理。例如在教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设计出这样的问题:淘气和笑笑做手工,进行折纸,淘气用了一张纸的,笑笑用了这张纸的,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都能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为引出计算方法做好了准备工作。
  3.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数学知识具有复杂性,而且较为零碎,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出现很多细节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这类题的口算方式,而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因此,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
  三、针对数学后进生的辅导
  数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惧怕的心理。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他们因为数学成绩差而不受重视,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辅导后进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一般都是基础的作业.不能过难,数量也不能过多。只要答对就应该及时表扬他。特别注意发现他的闪光点,避免学生因为基础差而破罐子破摔。
  作为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分析查找学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该生实际的学习计划。教师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予以培养。作为教师要主动的关心他们,主动的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主动的帮助他们。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健康的数学情感。
  总而言之,要搞好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工作,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难处,付出我们的爱心和耐心,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友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
  [2]梁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
  [3]于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徐建,把握数学教育教学针对性.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