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 张玉芳

【机构】 陆军青藏兵站部八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数学思想和方法受到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更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本文将从数形结合入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为实现新课标下的优质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策略探讨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思路中极为重要的解题方式之一,还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将几何、方程、绝对值、分数应用等知识点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科学的数学分析方法与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结合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教育,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数形结合”思想是将数学运算过程中的数与形进行结合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变得形象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提高解决问题效率。小学阶段是数学思维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传授学生科学学习方法,为学生小学以至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数学中形状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用数字和形状将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数学问题更为直观、简单,降低学习难度,从而节省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二、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运用数形结合,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尚短,对于某些抽象或意义相近的数学概念,通常会出现理解困难或理解混淆的情况。而这些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掌握得不扎实,就会影响其数学感悟能力与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应当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简洁明了地分析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数学基础。以小学数学“负数”的相关教学为例。当教师讲述“相反数”的概念时,有些学生对这个名词的理解会感觉十分困难。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数轴,列举出多组相反数,让学生通过格尺的测量,在数轴上标注出这组相反数的位置,并观察这两个数字的特点。学生在测量与标记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任意一组相反数都以原点为中心,体现出对称的特点。此时,教师再让学生观察数轴,思考“0是否有相反数”,并分析其中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相反数”的概念讲解得更为直观、形象、具体,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以形助数增强理解,掌握高效运算技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就需要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出发,进行几何知识的全面教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构建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和图例展示,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去辅助数学语言的理解和代数问题的解答,以此增强学生对于其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并且尝试运用几何思想去解开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升,在学习一些重要的代数板块知识时,可以掌握更加高效的运算技巧,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能。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算能力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一些学生的学习思路较为单一,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只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题,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而另一些学生的解题效率较慢,往往需要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才能够正确地写出答案,这在数学习题训练或是数学考试中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
  (三)数形结合,降低难题程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题是一个非常难的题目,因为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学信息很难弄清楚,所以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就会产生对数量关系的误解,从而造成了计算的错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在这些问题中,学生们没有办法从这些问题的字里行间得到有用的信息,如果老师还坚持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很难理解这些问题,这样下去,学生也会慢慢地对数学学习方面失去信心,这也会影响到老师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因此,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带入到教学中,能让学生从一道困难的应用题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将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清楚,就能让问题变得简单了。
  (四)将数形结合的教学逐步深入,由简而繁
  学习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基于如今小学每节课教学时间较短,在如此短暂的上课时间内,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显得较为吃力。所以不能在课堂中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数形结合思想,也就没有过多的时间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但教师应明白合理讲解这种思想方式,可以提高之后的教学效率。将传统方式与数形结合思想相结合,通过教师讲授方法和引导学生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想,让学生以自主的思维去选择数形结合的解题方式。数形结合方法有效解决了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难题时的逻辑错误,直指表现出问题核心,并以直观的方式对学生做出指示,从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五)鼓励自主解题探索,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一些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较重,因此为了摆脱学生对于学生过度的依赖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表现力,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的解题和探索,从中发掘他们以往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将其作为额外练习展开自主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来摸索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这些思想主动解决一些课本上的数学问题。此外,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数学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重点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一些适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独自完成探索和解答。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数学学习自信,让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素养,在解决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灵活的调整和思维的转化,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游刃有余地解决任何相关的问题。
  熟练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点讲解得通俗易懂,方便学生理解知识要点,加深学习记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时,还可以适当融合多媒体技术,让数与形的转化过程显得更加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沉浸感。由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也能有效提高解决问题效率,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永忠.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2021(46):101.
  [2]李世洲.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