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中学生英语作业设计的思考
【作者】 徐 红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作业是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更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阵地。优化作业是“减负”的有效措施。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差异和全面发展,关注他们在作业过程体现出的情感态度,聚焦核心素养,紧扣三维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真正提升英语综合素养,最终达到“减量、提质、增趣”的要求。
【关键词】 “双减”;英语作业设计;原则;方法
英语作业是教与学相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和延伸,更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通过作业,预习、复习、理解、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成自己的学习素养、规范、习惯和方法的路径。作业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如何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减量增质”,又能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实践的问题。
结合目前英语作业的现状,我们在进行中学英语作业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材施教,关注差异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早在两干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结构存在差异,有的语言表达见长,有的绘画独具天赋,有的最善组织交际。学生们在各科学习方面学生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差异和不平衡。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组成优势设计呈现方式及解决途径多样的不同层次的作业,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分层设计,关注发展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是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分层作业设计为我们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个体才能相应发展。
(3)目标精准,关注过程?
聚焦核心素养,紧扣三维目标,在设计时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素养的发展,真正发挥作业的功能和育人价值。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发展学生的个性,既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
(4)形式多样,关注素养
2022年新课标更是强调,以现行教材或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独立自主或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型作业,或是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英语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自主建构知识过程中体验乐趣,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都得到教育和发展。
中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一、作业设计要“目中有人”。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学习结束后,要利用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作业进一步激发学生热情,形式上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手段上追求多感官、多角度,帮助学生开展主动学习,培养独特个性,在个性中激活素养,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素养,在多种形式里巩固素养,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将英语学科的重难点知识技能融入他们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目中有人”才能使作业更有生命力。
二、作业设计要“心中有数”。作业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科教学目标进行,同时与学生现有基础相匹配。一要指向各学科基础知识本质的理解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合理应用,二要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三要设计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它既包含基础型探究作业又有拓展型探究作业,既有课内部分也要有课外部分。教师只有对本学科内容的关联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每个学习单元的相对独立性有较深的思考,既从宏观上把握学科课程系统要求,又从独立教学单元的课时要求出发,才能对每课时的作业目标、内容、类型、时间、难度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分配,更好地实现课时作业和学科整体要求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
三、作业设计要“人人有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不同学段学习能力差异和每个人的智力差异,从三个维度对作业设计实施分层作业设计。第一维度侧重学生基础积累的能力,即认识和了解学科基础知识点,构建学科知识树,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维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课堂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第三个维度侧重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情感态度及思维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持久的内驱力。例如,某单元对话练习类的口语作业,学生可以自选适合自己的作业层次:1.抄写主题对话大声流利朗读;2.听录音记录下对话进行模仿表演;3.自编同主题对话与同伴表演;4.小组合作遍对话表演。
“双减”政策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压缩时长,合理调控,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加强整合,强调均衡。英语作业设计也要在政策引领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以利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全面发展和提升。在减量提质的同时,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对作业的形式、内容和评价做出调整,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关键词】 “双减”;英语作业设计;原则;方法
英语作业是教与学相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和延伸,更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通过作业,预习、复习、理解、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成自己的学习素养、规范、习惯和方法的路径。作业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如何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减量增质”,又能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实践的问题。
结合目前英语作业的现状,我们在进行中学英语作业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材施教,关注差异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早在两干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结构存在差异,有的语言表达见长,有的绘画独具天赋,有的最善组织交际。学生们在各科学习方面学生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差异和不平衡。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组成优势设计呈现方式及解决途径多样的不同层次的作业,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分层设计,关注发展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是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分层作业设计为我们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个体才能相应发展。
(3)目标精准,关注过程?
聚焦核心素养,紧扣三维目标,在设计时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素养的发展,真正发挥作业的功能和育人价值。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发展学生的个性,既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
(4)形式多样,关注素养
2022年新课标更是强调,以现行教材或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独立自主或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型作业,或是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英语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自主建构知识过程中体验乐趣,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都得到教育和发展。
中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一、作业设计要“目中有人”。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学习结束后,要利用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作业进一步激发学生热情,形式上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手段上追求多感官、多角度,帮助学生开展主动学习,培养独特个性,在个性中激活素养,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素养,在多种形式里巩固素养,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将英语学科的重难点知识技能融入他们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目中有人”才能使作业更有生命力。
二、作业设计要“心中有数”。作业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科教学目标进行,同时与学生现有基础相匹配。一要指向各学科基础知识本质的理解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合理应用,二要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三要设计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它既包含基础型探究作业又有拓展型探究作业,既有课内部分也要有课外部分。教师只有对本学科内容的关联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每个学习单元的相对独立性有较深的思考,既从宏观上把握学科课程系统要求,又从独立教学单元的课时要求出发,才能对每课时的作业目标、内容、类型、时间、难度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分配,更好地实现课时作业和学科整体要求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
三、作业设计要“人人有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不同学段学习能力差异和每个人的智力差异,从三个维度对作业设计实施分层作业设计。第一维度侧重学生基础积累的能力,即认识和了解学科基础知识点,构建学科知识树,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维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课堂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第三个维度侧重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情感态度及思维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持久的内驱力。例如,某单元对话练习类的口语作业,学生可以自选适合自己的作业层次:1.抄写主题对话大声流利朗读;2.听录音记录下对话进行模仿表演;3.自编同主题对话与同伴表演;4.小组合作遍对话表演。
“双减”政策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压缩时长,合理调控,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加强整合,强调均衡。英语作业设计也要在政策引领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以利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全面发展和提升。在减量提质的同时,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对作业的形式、内容和评价做出调整,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