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改革之我见

【作者】 马 琳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一中附属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提高对中小学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入手,分别从后勤人员观念更新、心理素质培养、后勤主要原则及管理主要措施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地探讨。
  【关键词】 后勤管理;观念更新;素质培养;原则和措施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为“后”,实则为“先”,是其它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特别是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只要领导重视,只要后勤工作管理者认真细致、努力创新地搞好学校后勤工作,就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动力和保障,就能使学校的所有工作有良好运转的局面。那么,如何进行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呢?
  一、要提高对中小学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1、后勤工作具有育人功能
  后勤工作人员除了在其工作中可以利用同学生的接触,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耐心细致地工作和优质的服务去感染学生。同时,后勤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优美环境,也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熏陶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服务育人”功能。
  2、后勤工作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工作的物质保证
  德育工作需要一定的投入。举个例子,试想如果教室或宿舍的灯坏了,窗玻璃、桌椅坏了,屡次报修不见动静,一拖再拖,学生就会感到很失望,甚至恼火,就会感到学校没有人关心他们,那么我们又怎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关心学校、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呢?后勤工作人员只有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做好保障工作,才能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否则就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加强学校后勤工作,也是充分调动教师献身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环节。后勤部门按照有关教育法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证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教师排忧解难,才能增强他们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信心和干劲。
  二、更新观念,让后勤工作人员具有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长期以来,在一些学校,后勤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同志认为做后勤工作低人一等,这种观念显然是极其错误的。如果以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指导学校工作,在人员的任用选拔、工作业绩的考核评比、职称评定等方面就会出现不公正的现象,其结果必然严重挫伤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必须摒弃那些轻视后勤工作和后勤人员的陈旧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与教学人员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他们,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与发展。
  后勤工作人员不能麻痹大意,得过且过,抱有侥幸思想。先就学校的安全卫生工作来说,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有防范意识,有预见预测能力,要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譬如,针对学生喜欢在楼梯道、走廊间打闹嬉戏,上下楼梯时拥挤追逐。学校应预先制定好防踩踏事故预案。针对食堂卫生安全,要制定防食物中毒事故预案。针对流行性疾病,要制定防急性流行性传染病预案等等。
  三、中小学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后勤管理者要办事公道,作风正派。所谓公道,就是以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待人处事公平合理,不偏不倚。所谓正派,就是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举止行为,端庄正派。
  2、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后勤管理者必须思想解放、头脑灵活,要善于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社会要求的新的管理体制,要敢于岀点子、当参谋,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以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因此,开拓精神就成为学校后勤管理者必备的又一个重要心理素质。后勤管理干部,要做好后勤工作,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墨守成规是行不通的。
  3、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每一个后勤工作人员都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优质的服务态度、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学校后勤工作摊子大,任务重,困难多,而服务对象往往又是要求高,体谅少。后勤人员虽整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但还是“众口难调”。因此,后勤人员应当具备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甘当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正确对待名与利、苦与乐、荣誉与地位,才能把后勤工作做好。
  四、中小学后勤管理的主要原则
  1、局部服从整体
  从事后勤工作要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学校后勤管理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个学校工作是全局,后勤工作是部分,我们要坚持局部服从整体。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担当的角色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就会不同,这就要求主管后勤工作的主管领导要善于摆正位置,在遇到大事时,要善于请示和汇报,尤其是要向一把手做好汇报。
  2、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工作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育和教学服务的。学校后勤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进行。因此,后勤工作人员不但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还要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后勤工作的规律,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部署,要以优质周到的服务去促进教学、科研的开展,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3、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确定后勤管理工作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是,后勤工作的过程管理也不可轻视。从服务的角度来看,要使师生员工满意,就必须不断地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以督促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设施和设备的安全隐患随时都可能出现,所以必须经常不断地对它们进行检查和维修,以便发现和排除隐患。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更要做到日清月结,否则就会一塌糊涂。一句话,后勤管理工作,贵在平时,重在过程。
  4、优化资源配置
  无论是钱,还是物,对于学校来说,都是相当有限的。因此,要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需要。要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坚持该原则,就要合理有效的使用人、财、物、时间等资源;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5、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中,后勤工作人员若能主动热情地为师生提供超前、优质、高效的服务,就必然会大大促进和推动学校其它工作的开展。因此,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科学而艺术的工作策略,变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指导激励,使后勤人的积极性充分迸发出来。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管理者只有重视人、关心人,在评先、表模、职称评定等方面,满足后勤人的正当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后勤管理才会到位,后勤工作的服务功能也才会真正得到充分发挥。学校最大的人群是学生,“人本”意识能否在学生身上落实,也是决定学校管理成败的重要环节。
  五、中小学后勤管理的主要措施
  1、要建好一套制度
  从建章立制入手,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一是健全以行政会议或办公会议为主的议事制度。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科学、民主、有效地处理后勤工作中的重要、重大事务,增进班子内部的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完善照章办事的工作制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应该学会并习惯于用工作规定、规程来约束自己,绝不能我行我素;还要严格执行制度,对违反制度者,必须进行相应的制裁。三是建立工作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所有的职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益。
  2、要选好一支队伍
  后勤在学校中“摊大、人多、事杂”。如果领导不力,或者形不成合力,就容易造成内耗、干部职工人心涣散,势必使工作陷入混乱和失控的被动局面。因此,领导班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勤队伍建设的成败。要不拘一格选拔管理人才,把善于管理、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富有实干精神的干部选入班子,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要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后勤队伍。坚持因事设岗,因岗设人,努力精简人员,打破人员任用的终身制。
  3、要善于管好钱和物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资金,那将是无法运转的,尤其是小学,办公费是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家对学校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因而,必须确保所有费用都收齐入库。
  4、学校后勤工作还必须注重勤和俭
  勤俭是一种传统,勤俭能办许多事情。当前,我们学校由于是新建学校,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施、设备不齐,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有效正常运转,必须注重勤与俭。学校后勤工作要注重“勤”,要注意“俭”。“俭”是节约、是节省、是节制。我校当下办学仍需节俭,不能铺张浪费,后勤工作人员,应从一支粉笔、一张打印纸,一滴水、一度电上节约起,能维修的坚决维修,能重复使用的绝不一次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