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下如何打造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作者】 王华娃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刘集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
  目前在我国“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力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还存在许多不足,每位教师都应正视这些问题,及早改变不良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数学有效课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凭主观想象去预设教学过程,不主动配合学生改变教法
  人们常描述失败的课堂是“教学两张皮”,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学生配合不主动,缺乏上进的动力。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我认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教学思路去上课,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没有根据学生的情况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主动去配合学生,这是失败的真正原因。多增加对学生学习感受的关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教学,才是使课堂教学有效的正确途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发现教师们在抱怨,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学生却没有真正的接受。虽然教师讲清楚了,但是许多学生们心理上可能并不在状态,对老师讲的内容一知半解,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学习感受,还是按照预设课堂程序来上课的话,那只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也只能属于教师的独自表演,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自己讲清楚就完成任务了,我们必须尊重事实,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切身感受,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表现去主动改变自己预设的方法,灵活应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才是一名有经验教师的有效课堂措施。有感于此,我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紧跟数学的核心素养来调整我的教学方法。
  三、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教师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一大误区,也直接导致教学低效。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所以我们要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必然带来课堂气氛的活跃,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的标志。当然为避免课堂上一旦活跃将导致课堂混乱,从而难以驾驭课堂,在每次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设法提高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勇于合作,乐于合作,在合作中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过程。学生除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外,,还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活动能力等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平时多给孩子们提供合作互助、发展思维的交流平台,才能更好地有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要注意在活动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从而对新知识有足够的接受时间和过程
  学生思考的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这一环节是不可替代的,也是马虎不得的。任何打马虎眼的做法,只能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所以,当我们提出问题之后,必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来体会、揣摩、感悟,以便于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比如:上海到北京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86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在行程问题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的,我第一步先让学生找出“同时、相向、相遇”这些关键词,第二步是找不同的两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同时、相向、相遇”,听老师发口号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同时”,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各演示两边,学生依次演示“相向、相遇”,然后谁愿意上台演示也可以,在这个环节下面的学生达到了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再去做题就水到渠成了。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我看到学生脸上露出了乐学、愿学的笑容,我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达到了创设情境教学的意图。我觉得在一节课中,只要把情境创设好了、学生会合作了,学生一堂课下来都是兴趣高昂,精神饱满,老师上下来也轻松。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安排学生互动,来激发学生兴趣也达到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
  五、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要注意在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重视学生的思考、讨论与交流,是对学生学习感受的一种尊重,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只有这样(下转第12页)(上接第13页)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活力、富有实效的课堂。?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同样一个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容易,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也许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他们在交流中可以充分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取长补短。我认为合作学习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合作学习时内容要慎重考虑。选取什么内容做为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大有讲究的。在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们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另外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充分调动在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合作力量。
  如果是个别的问题,同学之间的讨论就可以解决了,老师就不应再重复赘述。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我们教学中要突破的难点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利用这些时间我们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生成能力,这才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经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不仅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是广大教师一贯追求的目标,推动有效课堂的开展必然要求教师改变自己传统观念,主动去配合学生。在合作学生的过程中着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而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则是前者能够实现的重要保证。
  当然数学有效课堂的开展离不开实践,更离不开学生,学生的合作学习也为教师驾驭活动的能力搭建了平台。我们教师要根据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只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有效课堂的开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