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闫彦彪

【机构】 四川省冕宁县彝海镇曹古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作业设计中,明确指出了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这也就是说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在遵循低段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以其他作业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素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展开分析,然后深入探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的需要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双减政策对小学一二年级的作业设计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即不考试、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如果教师只是从作业数量与内容上进行减负增效,而没有围绕非书面作业进行设计,那么即使作业负担降低了,效率提高了,也难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将以往的书面作业改为非书面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作业形式的创新与完善,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并保证预期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个时期的他们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很多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还处在幼儿阶段,虽然每科教师布置的作业量不多,但所有学科的书面作业加起来的总量并不少,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机械行为,比如抄写生字词、填空等等,这些书面作业对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并无帮助。所以,教师必须要进行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工作,加强对非书面作业的布置,比如美文聆听作业,微文创编作业、物品分类作业等等,让学生可以解放双手、拓展大脑,真正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转变作业理念
  双减政策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作业优势,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作业理念,对做作业的意义和作用重新定位,充分意识到作业的多重功能,以减少高分低能、人文素养欠缺等情况的发生。具体来说,可以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其一,由识记到思维的转变。一二年级语文中的识记作业很多,这些作业通常是知识的“复制”与“贮存”,不仅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难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方式,在识记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创新性的内容,比如制作、搜集、实验、参观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促使他们的思维由低阶逐步走向高阶;其二,由知识到素养的转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还应当关注他们的素养发展,比如布置一些实践性、劳动性作业,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双重提升。
  (二)变革作业设计
  1、凸显体验性作业
  体验感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由于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突出,亲身体验或感知的东西往往更加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在非书面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设计体验性作业,比如做一个低成本的小工艺品、扮演一个喜欢的童话形象等等,这些作业具有动态性与鲜活性,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做作业的负担,反而可以让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美学体验与劳动体验,从而大大提升作业价值。举个实例来说,当学完《开满鲜花的小路》后,为了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善意与爱意,可以设计一个制作类的作业,即: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各种素材、道具,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制作“心意”卡片,在卡片内写下自己想说的话,然后拍照并将卡片送出去,最后观察亲朋好友收到后的表情,整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2、注重交际性作业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学沟通、学交际的重要阶段,这对他们今后的语言交际能力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相对于“写话”而言,“说话”更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虽然语言的输出看似具有随意性,但实际上也是经过大脑思考后才表达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设计非书面语文作业时,还应当加强对交际性作业的布置。另外,在双减背景下,写话不仅费事费力,而且对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发展并无多大帮助,而说话则不同,加强对学生的说话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得体地与人交流。举例来说,在学习口语交际中“注意说话的语气”时,教师不需要特定花费时间进行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而是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贯穿这一内容,将礼貌说话、文明说话变成一种常态,这样学生自然就能耳濡目染,逐渐改掉命令式的说话口气,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细化实践路径
  非书面作业形式多样,综合性较强,为了保证作业的实效性,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实践路径的细化。
  一方面,以充分放权促高效实践。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控力弱,想象力较丰富,这既是不足也是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非书面作业的优化设计,将作业完成的时限权、学习方式方法权都给予学生,让他们可以更自由地完成作业,真正实现动手、动脑、动心,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举例来说,在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中,为了让学生更积极高效地完成这类作业,教师不应当设置界限,而是应当给予学生充分地选择权,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动画片进行推荐,并且不局限于文字推荐,图画推荐、视频推荐都可以,这样学生才有实践的动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以过程印证促素养提升。非书面作业大多为实践活动,想要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不仅需要教师注重实践过程的观察与跟踪,还要注重对完成后的效果进行验证,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用结合。具体来说,还是以“注意说话的语气”为例,这类实践活动不要通过固定的作业形式来考察学生,可以将其贯穿到整个生活与学习中,比如观察学生在学校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方式有无使用礼貌用语、在家中是否向父母礼貌问候等等,通过对这些日常行为的观察与验证,来实现对学生的作业考察,让他们真正将所学的知识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步入新阶段的当下,加强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的探究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提高低段语文教学水平,更有助于促进低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相关教师务必要提高重视,加强对双减政策的进一步研究,围绕立德树人教学方向,合理设计非书面语文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课内所学知识,提升基本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瑜.优化作业设计 实现减负增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索[J].天津教育,2022(33):102-104.
  [2]阳娟.“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2(Z5):46-47.
  [3]陆颖.“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