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作者】 蒋婧超

【机构】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阅读是学习的关键部分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拓展语文知识面、陶冶情操、感受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提升课外阅读兴趣与阅读水平,有助于帮助他们获得知识和自主思维能力,进一步务实语文课内外知识。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其阅读兴趣,能够有效的协助学校的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强化教学方式和质量。
  【关键词】 兴趣;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引领

  小学阶段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升阅读与学习兴趣为目标。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在初期启蒙阶段对于学习的疑问,从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解答学生对于学习和阅读的疑惑,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感情倾向自主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识。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他们将局限于所学知识的匮乏从而产生阅读的困难,这将会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中华语言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当学生产生疑惑时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其如何解决问题,丰富学生个人的文字基础,进一步强化实际阅读能力,为后续的授课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文字和语言参考,确保语文授课能够直接达到最佳效果。
  一、阅读的重要意义
  兴趣阅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小学授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生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如若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正确引导和开发,这将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之,在我国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偏于注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常常会被忽略,学生将局限于已有知识点当中,这样可能会使得学生与时事政治脱节,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全面发展,容易形成古板的学习方式,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厌倦心理,最终适得其反。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可以进行一个班级学生的兴趣调研,了解学生的喜好与生活习惯,根据个体的不同制定对标的教学方案,例如在教室内增设图书角,通过多样化的阅读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阅读材料丰富多样,包括故事、童话、诗歌、科普读物等不同类型的书籍,这样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偏好和兴趣,让他们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二、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现状
  2.1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缘由
  汪卫只的《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一落实新课标对中高年级段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中提出注重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外阅读量的任务。在学生课内作业量大,参加各种补习班导致阅读时间不足,阅读兴趣不高的情况下,会使得学生的心灵离书海越来越遥远,降低阅读水平。当然不只是指在当今社会,我国古代也尤为重视教育教学,在我国最早的-部教育著作《学记》中对于课外阅读就已经进行过记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该书中强调,课内阅读与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学生是以学习为目的,因此课内课外的知识应当有效的进行结合并且将其价值最大化利用。学生也应该秉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思考解决问题。
  2.2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不重视,家庭缺乏阅读氛围,反而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各种兴趣班当中,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在学生不情愿的基础上增加厌学的情绪。我国教学质量层次不齐,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有很多的留守儿童,这类学生受经济条件以及教育环境影响,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课堂以外的书籍,可能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学好课内知识就足矣,但并不是如此。现如今互联网发达,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给人们的阅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询想要的文章和知识,各种各样的答题软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也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大困难。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视、电脑、手机等产品给小学生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暴力消遣的方式,以至于很多小学生沉迷于游戏短视频互联网直播等等,快餐式阅读越来越普遍化,这样导致了学生阅读的快餐化,逐渐丧失了阅读的耐性和学习的集中性。
  2.3如何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阅读基础,在一二年级阶段已经认识了大部分基础文字,对于课外的简单阅读还是完全可行的,阅读的积累让他们有了一定的思维写作能力和对语言独到的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应该对原有的的经典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优化,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针对一本书提出自己的见解,每周设置相应时间让学生上台演讲,谈谈自己对于某本书带给自己的启发。例如,在阅读《昆虫记》这本书当中,学生能够发现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这些道理能够用于生活的哪些片段当中,让学生进行探讨并且挑选文章优秀片段进行仿写,引导并激发学生对于章节描绘的兴趣,进一步提高阅读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便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引领主导学生课外阅读最为关键的因素。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贮备,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小学生如若能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这将极大的帮助他们提升语言学习能力,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为迎合新课标的教学质量要求和目标,教师应当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自主认知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晨燕.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73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