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分析

【作者】 王 莉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古诗词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古诗词,小学生能从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创造力和文学审美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优势,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视角;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

  一、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古诗词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反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这种观念下,古诗词教学往往是机械地背诵和记忆,缺乏对古诗词内涵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为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提高学习效果。
  二、借助古诗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虽然古诗词与当代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有所差异,但古诗词语句表现力强,具有一定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古诗词教学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对的客户们诗词的积累。熟读成诵,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与初高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稍逊一筹,但记忆力较强。因此,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快乐教育,但也要合理使用背诵教学方法。为了防止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的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另外,进行诵读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培养语感。例如,在学习孟浩然《春晓》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场景:春天的某个早晨,当我们睡眼惺忪地醒来时,听到窗外鸟儿争鸣,当我们走出户外,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花瓣,脚下的泥土也散发着潮湿的味道。不经意间才发现,昨晚下了一场雨。在思考过程中,体味“不觉”“处处”“闻”“啼”“落”等字词的美妙之处。
  三、通过古诗词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力
  古诗词多具有意境优美、艺术性较强的特点,古诗词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资源,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的艺术之美,带领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独特魅力和意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首先,教师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阅读教学,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教学更灵活多变。一些教师习惯于某类风格的教学情境,在选择图片和视频时,往往具有同质化,这将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用好语言这个“工具”,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文字“后面”的美景,也可以在观看图片、视频时直观地欣赏古诗词中景象。通常,不建议直接展示相应的场景,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对《赠汪伦》这首诗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起句“乘舟”“将欲行”来想象诗人站在小船上,与岸上的朋友挥手告别的情景,诗的后半是抒情,“深千尺”“不及”准确的表达了诗人对汪伦的不舍之情。
  其次,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仍然以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以后,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完成如下任务:根据我们看到的图片和课本上的古诗,以诗人的视角写一篇现代文。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创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李白的思想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而要切身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自主感受到美的存在,还应该告诉学生什么是“美”,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对学生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找美。比如通过学习白居易的《江南》,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景,想一想“江花”“江水”的红与绿交相映衬,所产生的梦幻般的感觉。这种美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最后以文字的形式被世人记录下来,世代传颂。那么,我们身边小溪潺潺、竹影晃动、城市喧嚣,这些都是不一样的美。
  四、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自觉地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为了实现该目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在教授《元日》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所描述的传统节日——春节,以及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春节的历史渊源、习俗传统、文化意义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来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例如,在教授《静夜思》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李白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以及这种情感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精神面貌和人格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古诗词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优化课堂设计,利用古诗词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审美能力和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