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者】 李厚云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一、综合概述
  1.1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求改进措施。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有助于教师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教具等方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 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尊重、互相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3 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学习途径
  在数学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获取途径。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教育软件等数字化工具,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元、动态的数学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如图像展示、模拟实验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数学教学的手段,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例如,在线课程和虚拟实验室使得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4 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尝试,可以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因此,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负责安排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他们探索数学知识。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为他们提供支持与帮助。此外,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反思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3.2 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运用
  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投入数学学习。2. 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下转第45页)(上接第46页)题、分享想法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的意见,从而提升团队协作素养。3. 探究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探究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4. 现代教育技术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3.3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第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思维能力。第三,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帮助他们掌握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4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困惑。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观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估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清.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 新课程,2021,(32):37.
  [2]黄佳佳.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小学生(中旬刊),2021,(08):19.